以下是作文吧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大约有5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
“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是教育教学的助力者,是课堂教学的记录者,是教学改革的引领者。
资源共享
即借助之江汇来实现资源的上报入库,或者随机筛选他人的资源。
教学互动
即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端”来开展备授课教学活动。
选择教材、上传资源、点击授课……是一个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备授课一体化教学工具。
教学服务
即使用教师寄语、问题解答、数据上报、班级圈、空间应用等。
空间访问
即教师个人空间被实名用户访问。
实践运用
老师们根据讲解提示,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通过培训,老师们对“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的应用有了更深理解,对“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为教育教学带来的便捷,有了深刻感受,可谓获益匪浅。
能力点
作业解读
A2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任务一:针对某一教学主题,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如:Microsoftoffice、WPS、Keynote等)制作支持课堂教学的演示文稿,并说明使用的工具。
1、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符合认知。
2、演示文稿逻辑清晰、多元互动、具有创新。
3、设计美观大方、配色合理、排版简洁。
任务二: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描述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并说明演示文稿的适用对象、使用方式、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等。
1、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选取合理,设计与制作的技巧娴熟,应用过程的清晰设计。
2、清晰、有条理地说明内容组织以及媒体优化的过程。
3、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
A6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
任务一:提交一份展示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需要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并对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1、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科学合理,活动序列具有高度的连贯性。(8zuowen.com)
2、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
3、技术工具的使用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4、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学生有差异化的考虑。
5、技术工具的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
任务二: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本人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
1、教师讲授准确生动、深入浅出。
2、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或建立知识关联,有效地支持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3、技术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B11技术支持的专业自主学习
任务一:提交一份自学工具及说明,包括选择专业自主学习工具和描述该工具将如何支持你进行专业自主学习。
1、工具选用合理,契合学习目标。
2、工具使用方法明确,规则清晰,简明易懂。
3、工具有助于观察与思考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4、评价工具原创性高、应用方式新颖、可迁移可借鉴。
任务二:提交一份记录应用技术开展专业自主学习过程的视频。
1、案例真实,效果良好。
2、应用自学工具的过程呈现完整。
3、对工具要求理解准确,应用工具方法得当。
4、工具的应用有助于开展自学活动。
5、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音质好,无冗余信息。
实践操作
老师们针对几个考核点进行一一操作,及时交流自己的困惑。
视频解疑
最后我们一起观看了专家对这几个考核点任务的答疑视频,进一步解决疑问。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能力点旨在考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化、情景化、数字化等特征进行准确示范、及时反馈、丰富练习情景,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
如写作方法、阅读方法、推理演算、调研分析、动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等,从而提升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成效,并让学生成长为自主学习者。
该能力点与[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很容易混淆,在测评考核时,要特别注意。该能力点更多的是关注技术的应用是否起到了方法示范和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而[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的侧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从而
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
创设更为丰富、适切的方法体验、习得和迁移的情景
有助于检验学生方法掌握的情况
提高教师反馈与指导的效果
知道了A8与A6的区别,我们再理解[实践建议]就不难了,例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英语类APP可以有效创设购票情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在购票与退票中的英语表达技巧。
这里是让学生掌握利用APP进行英语表达技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的过程可视化功能为学生清晰地演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演过程
这里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掌握利用几何画板工具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学生借助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有助于体验完整的问卷调研过程和方法
这里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体验完整的问卷调研过程和方法。
本期继续就三个方面对[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教学设计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课堂实录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
三、学生体验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或[音频],视频时长不少于2分钟。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测评材料为[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片段][教学反思]共三项,缺一不可。
3、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优秀等级测评指标为:
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科学合理;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方法指导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技术有助于突破重难点问题;
技术能促进学生对方法的应用和迁移;
技术使用方法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
从指南中和评价标准可知[教学设计]要包含以下要素:
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技术使用的目的
注意: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技术使用的目的]相关描述,要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以突出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即: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方法指导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技术有助于突破重难点问题;
技术能促进学生对方法的应用和迁移。
[课堂实录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优秀等级测评指标为:
技术的应用有效优化了教师的示范与指导过程,反馈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学生在方法理解和练习过程中参与程度高;
教师有意识创设学生参与方法探究的机会;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示范与学习价值;
视频清晰,画面稳定。
课堂实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依据教学主题的。即与提交材料的教学主题要相符;
选取课堂代表性的实录片段。所谓代表性是指:
1、视频呈现所使用的技术是否优化了教师的示范和指导;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是否创设了学生参与方法探究的机会。
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学生体验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学生体验:该方法指导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这个测评材料要求有点莫名其妙,和A6、A7极为相似,只是前面两个能力点是要求教学反思,这个能力点是要求学生体验,但又出现”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文件在修订时复制粘贴出了问题,还是……
本人认为这个点提交[学生体验]更为合适,故建议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或[音频],视频时长不少于2分钟。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方法指导和教师教学时示范指导的需求当中:
相关学科工具和学习平台与A6大体相同,可能关注本公号关于A6的解读。
再强调一次该能力点与[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的不同:
A8关注技术的应用是否起到了方法示范和提升学生运用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A6的侧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
第三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
分析xxxx年10多个省级示范校骨干培训班学员提交作业数据可以发现,[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这个微能力点,是所有参训学员中选取率最高的。但是就作业结果来看,能给[优]等级的占比并不高。
本期继续就教师关心的三个方面对[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主题说明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文本格式文档,如WORD,PDF文档等。
二、资源及资源信息表及资源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指定为表格形式文本格式文档。
特别注意:不只是提交信息表,还要提交2份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源。
三、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测评材料为[主题说明]和[资源及资源信息表](含2份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源)[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共三项,缺一不可。
3、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主题说明的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
从指南中显而易见[主题说明]要包含以下要素:
自主选择并确定一个教学主题;
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主要内容;
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教学对象;
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教学环境等。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评价标准]
优秀
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
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
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资源与主题契合,对支持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
结合教学主题准确、清晰地说明了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判断依据。
合格
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
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
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资源与主题较为契合,能够支持教学主题的学习;
对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做了简要分析。
不论是[优秀]还是[合格]的评价标准中均指出: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要填写的内容有哪些?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资源及资源信息表:提交2份从英特网上获得的、可用于上述教学主题的数字资源,2份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媒体形式;以表格形式说明资源名称、资源媒体形式、来源渠道、在该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或意义,以及科学性判断。
从指南中可知资源及资源信息表要包含以下要素:
2份从英特网上获得的、可用于教学主题的数字资源,且2份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媒体形式;
以表格形式说明以下内容:
资源名称
资源媒体形式(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资源来源渠道
在该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或意义
对资源的科学性判断
现在,让我们回到[能力描述]和[实践建议]的要求上: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
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这里从两个方面对教师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要求:
能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评价标准]
优秀
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
在获取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清晰准确地说明了资源检索的方法与资源判断的理由;
获取方式与策略有借鉴与学习意义;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
合格
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
对资源检索方法做了简要分析;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
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的要素有哪些?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选择其中一份数字资源,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介绍资源获取方法和步骤。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从指南中显而易见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要包含以下要素:
介绍资源获取方法
结合教学主题说明资源判断的理由
介绍资源获取步骤
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
时长不能超过10分钟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就A2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主要涉及两大类:
一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
二是一些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类资源的下载工具。
第四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这个微能力点和前面的A5、A6以及A8一样实际是在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
信息化提了这么多年,简易的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故这几个能力在30个微能力点中显得相对简单。
该能力点在测评考核时,要关注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及运用的效果。
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从而
提升知识巩固的效果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理解与应用
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
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掌握联系、归纳、对比等总结方法
本期继续就三个方面对[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教学设计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课堂实录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
三、教学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测评材料为[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片段][教学反思]共三项,缺一不可。
3、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优秀等级评价指标为:
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科学合理;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总结提升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技术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为学生体验和掌握总结提升方法创设了学习机会;
技术工具的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
从指南中和评价标准可知[教学设计]要包含以下要素:
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技术使用的目的
注意: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技术使用的目的]相关描述,要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以突出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即: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总结提升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技术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为学生体验和掌握总结提升方法创设了学习机会。
[课堂实录评价标准]
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优秀等级评价指标为:
技术应用有助于教师发现学习问题、实施针对性指导;
技术应用能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技术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概念;
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总结提炼过程中,体验了联系、归纳与对比等总结方法;
技术支持的复习巩固活动效果明显;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课堂实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依据教学主题的。即与提交材料的教学主题要相符;
选取课堂代表性的实录片段。所谓代表性就是指视频呈现所使用的技术是有效的,要能体现技术的运用过程,能达成使用目的的教学片段。
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教学反思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教学反思:该讲授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更多地体现在学习活动和课堂小结过程的需求当中:
支持实现总结提升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工具可能有演示文稿、表格、时间线、WORD、在线测试平台、思维导图等等。例如:
利用即时反馈、在线测试等工具提升复习巩固的效率,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利用表格或时间线来梳理历史事件,掌握事件发生的历史脉络;
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的梳理,通过多元化表征方式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或让每个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其它工具进行知识整理,感受对知识的多元理解视角,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读
A1微能力点
作为辅导员,最近在批改学员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师选择的第一个能力点是A1能力点,这个能力点相对来说简单一些,针对批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一定要充分了解A1能力点
技术工具有哪些?
给大家分享一个学情分析方案案例
关于学情分析报告
01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条件、学习经验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要做学情分析:我们常说以学定教、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学情分析。所以学情分析很重要,不管是集中教学还是在线教学,一定要做学情分析,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目前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学情分析;不了解学情分析的方法;学情分析完了不用、不深入;学情分析与教学脱节;教学针对性不强。
要用工具,要有数据:过去我们都是凭借经验进行学情分析,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这次的能力提升工程强调,我们要利用技术工具去分析,最后要有数据,教师再根据数据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
02技术工具有哪些?
可以使用问卷星、问卷调查小程序或者UMU在线互动平台创建问卷,分享到班级群。
03学情分析方案案例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提交的是教学设计,切记,这是学情分析不是教学设计!还有的老师提交的作业中没有使用任何工具进行分析,即便提到了使用工具进行分析,最后也没有出现分析的数据结果分析。
关于学情分析报告
本能力点还要提交一篇学情分析报告,报告需要提交5分钟以内的视频,有的老师只是在视频中把学情分析方案读了读,肯定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在报告中详细解读方案,对工具应用的过程要有完整的描述,对最终的分析结果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呈现,可读性要强。最终,用这些数据结果去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精准教学。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没有冗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