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概有3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减少,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
围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构想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8zuowen.com[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进“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民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
街道村20xx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行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规范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发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星级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
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项目,专合社吸收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行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设。
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洁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进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第二篇: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明确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现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针对乡村振兴类项目面临的投融资困境,从国家政策层面,近几年不断出台政策文件经济鼓励地方扩大农业农村领域专项债券投资规模,以充分保障用好专项债券,拉动投资及时发挥专项债券使用效益,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类专项债券的类型
全国各地相继发行了多只乡村振兴类专项债券,项目涵盖内容广泛,主要包含以下六种类型:
(一)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类专项债券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农村道路桥梁的新建和改扩建、泵站、水闸、渠道的修建完善、水系梳理、河道清淤、塘坝整治、破旧危房拆除、易地扶贫搬迁、村庄园林绿化、公厕建设、户厕改造等。
(二)乡村振兴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类专项债券
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种植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农产品检测中心、农贸交易市场等,该类型项目多数以农业产业园、种植园或田园综合体等形成进行运作。
(三)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配套专项债券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配套主要包括农村供水(水质提升)、生活污水处理、基层医疗卫生、幼儿园教育等项目类型。
(四)乡村振兴旅游类专项债券
乡村振兴旅游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景点的基础设施、花卉园林、沿街商铺、酒店餐饮、停车场等。
(五)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类专项债券
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贫困地区村文化中心建设、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乡村传统工艺振兴、遗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
(六)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服务体系类专项债券
农村一二三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二、乡村振兴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第七章节能评价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社会风险评价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三、相关产业发展
xx省xx自治州打造特色民宿产业。xx州xx市提出以“十村百企万户”民宿旅游工程为抓手助推精准扶贫,组建了龙船调旅投公司专抓民宿发展,市财政投入资金近1亿元(其中民宿改造补助1800多万元),完善18个民宿旅游示范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大力推动民宿发展,带动村民创业就业脱贫增收。xx州2017年接待5132。89万人次,森林旅游扶贫直接带动10万人就业,间接带动相关行业40万余人吃上旅游饭。
xx省xx市xx县将农产品转化为森林旅游商品。xx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既拉长了森林旅游产业链条,又将农产品转化为森林旅游商品,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产业间的有机结合和广大村民的致富增收。
xx州将农产品转化为森林旅游商品。xx州利用古村寨、民族村寨、特色产业村等特殊资源,将民居、民俗、茶叶、葡萄等资源打造成特色景观带和体验带,配套发展星级农家乐,将昔日卖不出去的农副产品转化为森林旅游商品,带动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第三篇: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引言
《乡村振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涉及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内容及规模、节能及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劳动安全、项目招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评价、风险及控制等方面,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
二、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XX”乡村振兴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地址:XX省XX市XX街道;
4、建设单位:XXXX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5、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平方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精品林盘打造、乡村生态观光农业、田园大地景观、现代农业种养产业、X酒产业价值提升、远村产品文旅化、品牌化建设、田园A级林盘景区打造、亲子研学体验产业、康养和养老产业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内容;
6、用地规模:整体项目建设需流转农用地(含耕地、荒地等)约*000亩,其中一期项目需集体建设用地约*0亩(含安置点建设*亩),二期项目需集体建设用地约120亩,三期项目需集体建设用地约3**亩;
7、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约***856。6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83。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40。16万元,预备费**32。95万元,流动资金*00。00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
7、资金筹措: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自筹资金;
8、建设周期:
第一期:建设周期为2021年*月-2022年**月;
第二期:建设周期为2023年**月-2024年**月;
第三期:建设周期为2025年**月-2026年**月。
三、市场行业分析
1、疫前中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或破七万亿
2020年初疫情爆发之前,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也在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97万亿元。2019年全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旅游花费4。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农村居民旅游花费0。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2、预计2025年中国旅游人次或将突破100亿人次
总体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运行情况良好。但2020年初,疫情爆发,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受到限制,大部分旅游景点关门,本该是旅游小高峰的春节节期却四下无人,对我国的旅游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骤减。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国旅游人次将在2021年迅速攀升回正常水平,预计2021-2025年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迅猛发展,2025年全国旅游人次或将突破100亿人次。
3、乡村旅游万亿规模市场,行业发展潜力大
2019年中国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73万亿元,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整个旅游业接待人数60。06亿次,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2亿人次。
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占国内总旅游人数的53。28%,而营业收入仅占比14。83%。
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2019年-2025年的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8%。
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2019年-2025年的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5。9%。行业的收入平均复合增速大于接待人数的增速,说明未来5年我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进入提质提量提价的阶段。
4、四川省旅游行业分析:旅游收入呈现增长趋势
202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173。3亿元,比上年下降38。1%。接待国内游客4。5亿人次,下降39。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70。1亿元,下降37。4%。接待入境游客24。6万人次,下降94。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79。1万美元,下降97。7%。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数为8。9万人次,下降95。2%。
近年来,四川省的旅游业发展好,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收入略有下降,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四川省旅游业将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四、报告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2建设单位简介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5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3、1我国旅游行业分析
3、2四川省旅游行业分析:旅游收入呈现增长趋势
3、3XX市旅游行业分析
3、4行业市场小结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2区域概况(XX市)
4、3场地配套建设条件(项目区)
4、4选址小结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规划方案
5、2建设规模及内容
5、3建设方案
5、4设计方案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6、1编制依据
6、2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6、3环境影响分析
6、4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5水土保持措施
6、6评价结论
第七章节能评价
7、1评价标准
7、2节能措施
7、3节能评价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1执行标准
8、2劳动安全
8、3消防
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9、1管理组织
9、2项目管理
9、3运行机制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0、1项目建设工期
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估算依据
1、2投资估算
1、3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
2、1预测假设
2、2主要财务数据预测
2、3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
3、2经济效益
3、3生态效益
第十四章社会风险评价
4、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4、2风险程度分析
4、3风险防范措施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