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作文吧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大约有12篇左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一、一次难得的机会
本次暑期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为我们统一思想认识、锤炼党性修养、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学习本领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走进浙江大学,亲身体会改革前沿发展速度,亲身学习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做法,跟随浙大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价值观,伴着“求实创新”、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这一亘古不变的中国大学精神;围绕“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本次参训无疑会全面提升我们深度学习、思考、执行能力,从而为更好开创奋进、幸福、美丽、仁爱“四个成中医”和“双一流”建设新局面不断贡献力量。
二、两个明显的变化
本次专题培训既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也有“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高校治理方式与过程管理、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媒体传播特点与网络舆情应对等内容,教育内容贴近高校工作实际,切实为我们赋能增效。一是授课内容具有新意和现实指导意义,比如,“高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执行建设”明确指出学生的未来就是学校的未来,强调生源的素质、培养的质量以及学风、大学精神的塑造,并明确提出改革机遇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在“地方高校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讲授中,强调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师资与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战略性资源,最终提出师资强则学科强,学科强则大学强。二是参观嘉兴南海革命纪念馆,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亲身感受革命摇篮红色基因,深刻领会“红船精神”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进而从中汲取充沛的精神力量和前进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续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奇迹。
三、三个深度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学校的发展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关键少数”的中层干部的状态、能力、水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提升深度学习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新,努力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胜任领导工作。二是努力提升深度思考能力。既学又问、学思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带到工作中、用到实践中,用新知识、新思路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困难,提升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质量。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研究新形势、新特点、新规律,争创工作新业绩。三是努力提升深度执行能力。参加培训、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最终目的就是提升能力、学以致用。要让自己的能力适应工作岗位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危机感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精管理、抓落实、促团结的本领,为奋进成中医、幸福成中医、美丽成中医、仁爱成中医“四个成中医”和“双一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本内容由 作文吧 WWw.8zUowen.com 整理]
第二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在浙江大学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结束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更是知重负重、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培训于我们而言是建设“双一流”,奋进成中医征程上的“劝学篇”和“出师表”。结合学、思、践、悟,将主要思考与体会汇报如下:
1、守正初心,把牢推动行业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走向。中医药院校办学既要遵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也要把握行业类高校发展的独特性规律,找到最优的发展路径。对于省属中医药院校而言,脱离了中医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如何主动适应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新要求,如何主动适应中医药服务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发展,如何主动适应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都成为我们进行学科布局、专业建设和科研规划的重要考量。
2、特色强校,走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成中医“风范”。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大学错位发展的历程再一次启示我们,特色立校、特色强校应该成为贯穿学校改革创新全过程的主线。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成中医本科教育“重经典、重传承”的特点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但面临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特色淡化、中医思维弱化、中医技能退化”的普遍现象,面临各个院校“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迅猛势头,我们如何做到不盲目跟从,不求全责备,坚持特色、守正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整个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形成独具一格的“成中医风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优化资源,积极推进医教研活动合理、分类评价。“高校教学与科研轻重主次之争的根本原因是资源不足”这是浙江大学培训第二堂课上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个观点。人才资源、平台资源、经济资源的有限,使得我们在奋力前行的路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医教研活动成了压在教师身上的三座大山。在不能做大资源蛋糕的前提下,亟需在需求引导下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亟需推进分类评价,促进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找到学校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最大公约数。
第三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虽然立秋后的西子湖畔仍然闷热潮湿,但讲台上专家们的观点、看法和生动事例以及他们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能让人抛却烦躁,静心聆听。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丰富了思维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深刻贯穿于其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它的含义。
一、牢记起点,坚定信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之源。“欲事立,须是心立”,“红船精神”就是我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最早立“初心”的表现。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是保持初心和使命的定力之基。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够“风雨不动安如山”。
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并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我们要围绕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本源宗旨,进行顶层设计,研究教材教法课程,实现道与术的双重提升,做到既学做事又学做人,牢牢把握做事做人的初心。
二、问题导向,回归初心
在“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的实践中当然不乏困难或矛盾,每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风雨坎坷时都应该多去想想我们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初心是什么,这样既可以增加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又可以帮助我们找准解决困难的关键点。当下,我校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而这其中就有一个关于教学与科研权重的问题,就如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校长的举例:地方高校长期纠结在“教学科研等效评价”和“科研冲击教学”的旋涡之中。回到高校育人树人的初心,以问题为导向,其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其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弱,学科建设水平低等原因。因此,打造学术(教学与科研)研究团队促进教师成长,是地方高校学科与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根本的战略选择。一旦形成了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促进强的人才培养,强的人才培养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良好循环,教学和科研的探索实践自然融入其中,两者有效结合,必形成互助共生的态势。
三、沉心静气,笃定前行
一旦目标方向明确,唯有静下心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潜心钻研,勤奋实干,才能有所建树和贡献。成功不是因为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别人停下来的时候,你仍然目标明确一直向前。浙江农林大学应义斌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大学的逻辑和关于未来大学教育的若干思考》的讲课,不仅受益于他的思想见解,更感动他对于大学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热忱和严谨,同时也激励了我要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管理工作的决心。
学习归来,内心增添了坚定的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国家、学校和自己的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神圣却也充满挑战的高校管理工作中。
第四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通过学习参观、各位专家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收获颇丰。再次感悟初心,更加笃定信念,持续拓展思路,深度明确目标,对切实做好“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提供了保障。
1、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持续把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以持续完善中医学九年制培养方案为契机,丰富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为最终目的。其中包含三个关键路径:其一,把中医专业教育与中医通识教育相融合;其二,表达能力与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步增长;其三,中医人文素养与科学创新精神协调发展。为保障目标实现,要把顶层设计融入教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强化学科专业负责人对本科专业与学科的统筹、本科专业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精细化教学管理、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相互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促进本科专业间与学科等方面要花大力气。
2、持续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及资源整合。中医药高校师资岗位是事业,而非单纯的职业。把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师德高尚、能力卓越、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并成为国家高层次师资人才向往和首选的高地,努力使师资人才队伍内培与外引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彰显川派名师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先,努力提升教师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能力。其次,更加完善师资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拓宽公开招聘范围,严格岗位需求把握好入职门槛。第三,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资培训资格认定、课程建设、质量监控、经费保障等制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成为教师发展示范学院。
3、致敬革命前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我们更加感恩党的坚强领导,钦佩革命先辈的情怀与无私奉献。更加意识到肩上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将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将人民健康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中医药优势,为实现学校“双一流”目标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贡献智慧,努力奋斗。
第五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1、终生学习,快乐工作。一直以来,每到一个阶段我不禁会问自己,我到底能干什么,如果不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到底自己还会做什么?这种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为明显,这就是对自己知识不够、能力不足的恐慌。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校长对工作和学习的理念分享对我是深有触动。人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一定要坚持终生学习,快乐工作,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理想、梦想就在结果中等你。
2、创新理念,改进方法。地方高校、特色高校要怎么错位发展,怎么适应行业发展,怎样贴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求,浙江农林大学应义斌校长、浙江外国语学院宣勇书记以自己的思考和学校的实践分享了推进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虽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想想中国革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扬帆起航的,凝视着展览馆中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片片列强势力范围,不禁深思在如此之困境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国家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何其伟大,重温入党誓言更是心血澎湃。学习了“红船精神”,创新、奋斗、奉献的精神内涵落实到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何其贴切,怎么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传承“红船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
学习了,归来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忆的不是西湖美景,是学习的触动,触动后的行动。回到自己的工作,精神该有之振奋,理念该有之更新,方法该有之改进。学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为一个学习在学校,参加工作在学校的成中医人,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要有着自己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学校同行,且行且珍惜。
第六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此次培训贴近工作、贴近实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与同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交流的机会,融合了思想和感情。
一、弘扬红船精神,牢记初心、勇担使命
“红船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它既是革命精神开天辟地的起点,又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理想信念。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时刻提醒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源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中呈现的目标追求、精神状态、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她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照亮了中国共产党98年来一次次在腥风血雨中绝处逢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航程,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奋勇前进的奋斗历程,照耀着我们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向强起来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在浙江聆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对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整体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于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
一是深刻领会“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原则、职能和作用予以明确,为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如何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二是深刻领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8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学习新思想,努力新作为
在培训班授课老师的讲解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全局整体观又有针对性实践案例,学习中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对地处盆地的我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也刷新了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
一是在工作计划中要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梳理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与差距,汇智聚力找准建设发展的目标、路径,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目标清晰要可量化、时间要求要明确、指令要简洁明了、执行者要做出承诺、管理者要跟进督办、反馈机制要健全的工作闭环。我们要打破惯性思维和惯性管理,转变工作思维模式,将之应用于具体工作中以推动建设发展。
二是王键教授讲授“高等教育和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对内在需求、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等方面关注的基本特点”、“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重大成果导向的科研机制和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以有效的办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五个适应需要和处理好五个关系需要等内容,针对性的指出在中医药大学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学院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为等方面极具指导价值。
三是从夏强老师讲授的《浙江大学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中对医学教育改革历史、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等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发人深思,促使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行质量保证构建,如何以质量保证为前提不断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如何建立与“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如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如何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树牢终身学习的意识等问题,以培养一流的、可持续提升的医学人才。
第七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8月18-24日,在学校党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走进有着“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近距离感受名校风采,触摸“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精髓,用短暂而又宝贵的一周时间潜心学习。
一、领略名师风采,享受快乐学习
五天的学习研修,我们领略了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名校名师的智慧与风采,每位老师在讲课中都独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思想和见解,使人耳目一新。这些极具大家风范的教授和专家们,在讲台上激扬文字、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令人信服而惊叹。他们的每一句箴言、每一个思想的火花,都让我感悟和领略大师特有的犀利精准。每听一次课,无一不为他们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所震撼。让我汲取到新知,积累丰富了许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体会着学习带来的思想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授课精彩纷呈、益智解惑励志
细思而来,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学习的收获,即益智、解惑、励志。学习中,叶高翔教授的《高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执行建设》、宣勇教授的《推动高校治理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提出构建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对高校办学治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了应飚教授《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与媒体沟通》,掌握了协调沟通和应对冲突以及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方法、途径;年轻却饱学的卢江副教授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换个角度学马列,对当前全球与中国经济形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走势有了全新的认识与判断,更加增强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保持增长的信心。王键教授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中针对性地指出在中医药大学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管理,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学科与办学优势的特色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我深切体会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系统考虑、整体推进,全校上下齐心一盘棋,同时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把学校当前正在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工作与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实现预期成效。
三、弘扬红船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我们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在现场教学中我们重温党史,学习领会“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在这里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弘扬“红船精神”,就是牢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不仅要深刻领会“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和理论意义,更要把“红船精神”带回到工作中,体现到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学年,民族医药学院党委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要进一步深刻把握“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自觉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要旗帜鲜明地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真正做到思想再教育、灵魂再洗礼、整装再出发。要进一步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坚持“四个服务”。要责无旁贷地扛起争创一流的历史重任,在校党委、行政的系统谋篇布局下,精准施策发力,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思想;二是充分挖掘发挥教职工的内生动力,做好优秀人才的内培外引工作,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金课”消“水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四是推进藏医学虚拟仿真项目建设,积极跟踪藏医学、藏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特色学科办学水平;五是积极推动科研团队建设,组织项目、科技成果奖、专利等申报,做好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与传承创新工作;六是推动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工作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做出应有的成绩,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持续贡献。
第八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五天,精心学习、认真聆听了多位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领导、教授分享的经验、感悟、思考,开拓眼界、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一、不忘初心,回归大学教育之本真
大学教育的本真是点燃学子心中的热情,秉持对于理想和价值的追求,让学子置身其间的时候可以毫无犹豫的全情投入,勇于承担追求梦想道路上所遭遇到的所有挫折和困难,并坚定地走下去。然而当前我们的大学却越来越发挥着大众化、工具化的作用,而演变成了一门重要的“产业”:仅仅只是教授知识、发放文凭,而非启发学生的智慧、打造学生的灵魂。精神与情怀的沦落和缺失正在蚕蚀大学教育的本真。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传播者,我们责无旁贷,用对专业的热情、对学校的热爱,对学生的仁爱,激发他们的热忱、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终身学习的优秀品质。惟其如此,才能培养优秀的校友。
二、坚定决心,以一流学科铸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是大学昂首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强大武器,是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在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学院应当把学科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内培外引,建一流高水平学术队伍,以一流科研成就一流师资,以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通过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打造学科软实力,成就一流大学的文化和环境。
三、传承“红船精神”,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从现场教学,到教授飞扬的讲授,无不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创新的思想观念谋划工作,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
第九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在本次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在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下,我们一路追溯历史,一幅幅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艰苦奋斗的画面生动展现。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使我们都重新接受了心灵的洗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全体党员的党性热情。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训中,学习内容包括:一是做事要学会整体把握,再一一细化;二是学习要学会提取关键词;三是学会加强新知识的组合排列;四是学习深度解析分析原因,五是办事学会拓展思维方式。通过以上五点,对于后续自我学习思考、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逻辑。
通过“中高层管理者理念变革与创新思维”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首先要确立组织目标,树立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同时还需要激活自我创新思维,通过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形成新思维、采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整个过程,在工作中全面总结提高。
经过一周的集中培训,我深切感受到了知名学府浓厚的学习氛围,收获了高等学府教授的新知识新理论,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我将把学到新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认真总结提高,勤恳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公司的悉心教育和培养。
第十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学校举办了以“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我们与诗画江南、烟雨西湖相遇,与知识盛宴、诗文才华相遇。此行,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1、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不停止学习,不止步于眼前,这是浙大以及浙大的老师向我们传递的强有力信息,是身为“大学人”应有的情怀;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的生命密码;也是当前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全面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必须在这多元的世界中树立深度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求知,以海纳百川之胸怀,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开拓视野,创新思维。通过讲授、参观、互动等丰富的形式,让我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如叶高翔教授提出的“追求卓越,时时处处”、宣勇教授提出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路径,是后进学习先进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李小年教授提出的“传播普遍知识是大学的最基本任务,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是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王键教授对大学管理提出的“人财物、情理法、责权利、度脉势”16字诀等观念和理念,都给人以启迪和提升,促使自己进一步立足工作岗位实际,树立深度思考的理念。反思自己以往工作中大胆创新方面做得不够,很多时候循规蹈矩,学习后最深的感受就是拓展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以创新的精神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实践。
3、知行合一,服务一流。学习的成果在于转化,努力的方向在于落实,要进一步树立深度实践的理念。浙大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就是在于其担当精神与自信品格、行事低调与务实求真,在强烈的机遇意识里,他们对信仰的确立与坚守,他们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自我践行。如今,学校“双一流”建设正当时,在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中,作为成中医的一员,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切实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一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对“双一流”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大学定位,人才培养,国际化和大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印象深刻。
一、认清形势
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紧迫,“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时不我待,必须发扬“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迎难而上,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树立教育报国的坚定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研究规律
要深入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大学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强化社会评价对大学的引领和导向功能,要树立“立德树人”是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试金石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敢于打破常规,建立新理念,制定新标准,摈弃急功近利,着眼长远发展,不以一时的得失论英雄。
三、保持定力
不断增强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激发师生内生动力,科学制定绩效方案,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特别是要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形成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合力,避免科学研究单打独斗,避免科学研究与教学脱节,要以科学研究带动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定力,关注各类大学排行榜,但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
四、找准定位
大学定位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要尽量避免同质化发展,争取错位发展优势,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明确的阶段性任务。比如大学办学的国际化问题,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要通过高水平的办学和学科建设吸引外国留学生,是吸引而不是邀请,更不是迁就。
五、理顺机制
理顺机制,激发活力,拓展中层干部的眼界,提高执行力,把纵向管理能力和横向协作能力作为干部的核心能力加以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检验干部工作实绩。在干部任用方面要有岗位需要这样的人,而不是某人需要这个岗位的观念,要避免分工分家的情况,要鼓励分工不分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以教风带动学风,进而营造师生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
六、自我反思
作为后勤保障服务部门,近些年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后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双一流”建设和师生的真正需求和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在学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走上快车道,各项资源趋紧,后勤部门必须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创新,既要解决眼前问题,又要着眼长远,不断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后勤部门要有“不能说不”的勇气面对师生需求,深入研究高校后勤保障服务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立德树人做出应有贡献。
第十二篇:2022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此次在浙江大学的学习培训是一次丰富的精神大餐,是一次启发思维、提高境界的思想拉练,先后聆听了十位知名教授的授课,每位教授不仅是各自专业学术领域内声名卓著的专家学者,大部分还是从事高校管理的行家里手,对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理解深刻,能置身于这样高素质、高水准、高规格的学习环境内,亲身聆听他们的教诲,这是不可多得的珍稀机会,经过一周的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收获满满。
一、“悟”字当头,收获巨大
开课伊始,我就把“悟”字作为这次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每堂课争取有所悟,通过听课悟理念、悟方法、悟思路、悟规律,通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悟红船精神。“悟”字当头,做到刻苦学习,深度思考,学有所得,尤其是如何学以致用是经常思考的问题,深刻领悟了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教授阐述的学科建设与大学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悟”出的东西必将进一步指导以后的工作,在学校财务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在有限的资金内,进一步加大对制约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投入,提高资金投入绩效,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指挥棒和刚性约束作用。
二、解放思想,务实开拓贯穿本次培训的一条主线
学习中始终在思考:浙江经济、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校与浙江高校先进管理理念存在哪些差距?我们如何迎头赶上?从哪儿入手等等,虽然对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但我们实实在在得到了一些启示,浙江省观念变革之深、改革力度之大、创新发展之快,令人震撼。“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值得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我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实践浙江精神、浙大精神中的解放思想、摆脱禁锢、以实唯实的精髓,进一步理清校院的权责边界,赋予学院更多的人财物权自主权、创新精神,为开拓创新者背书,让干事者放下包袱,才能更加有效地激活一池春水,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允许在实践中试错。通过深度思考,深度执行,对搞好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创新服务,永远在路上
无论是授课教授的谦虚态度,还是浙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在杭州市区感受到的各种人性化的便民利民服务,都值得我们学习、反思。服务意识是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服务意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服务技能、技术和技巧。服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组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有为才有位,有大为才有大位。因此,在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牢固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理念,更加注意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用力为师生、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好务,结合当前的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务型处室,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以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赢得师生的认可,让老师将精力集中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潜心学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