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舒杭
勇于反抗,突破自我读
《朝花夕拾》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创作。他的文章让我感触颇深。
本文记录了一件件身边的小事,如《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作品代替鲁迅用嘴打他对黑暗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反动势力的沉重打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然而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人生的感触。我曾在迷茫中,对于这个世界都毫无希望,也许会有一些欢乐的碎影,却始终无法盖过昔日的沉痛。而鲁迅先生的文笔却把一个个故事以天真的视角讲出来,给整本书盖上了天真烂漫的色彩。
这让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们,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不畏困难,不畏中美方的实力差距,依旧奋勇拼搏。在冰雪中,依然昂首挺胸坚强,面对敌人的打击。我最为震撼的,是邱少云同志他们受命埋伏在敌人的据点前,当敌人的燃烧弹,投到了他的身边,燃起了火花。我想他此刻肯定在想着,为了中国的领土,为了中国的尊严,就算他知道他自己会牺牲,但是他却依然如同一座巨山一动不动,面对死亡,他勇敢面对,向美国表示出他的坚定信念。他反抗自己的命运。让他自己的命运变得有意义。为了中国献出了,自己伟大的一生。每次看到这段情节,我的心中总会猛地一震,为什么他有如此坚强的毅力?为什么他可以不断地突破自我?这就是他心中的信念。之所以他是伟大的,是因为他可以克服困难,就像鲁迅先生一次次面对困难,让他丝毫没有停下,而是坚强地继续创作。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都值得我尊敬,值得我学习。
就算生活是那么平淡、离奇,即使是亿万颗星中的一颗小星星,那我也要尽我所能地点到最亮。我幻想过未来,先前是一片光亮,但骤然又变黑,我像被一堵墙挡住了去路,我要撞去,撞出一条新的通道,就算空间只有那么大,就算无论如何也撞不开,现在也要反抗。这就是人生吗?
一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就又重新振作起来。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段迷茫的时期,我触摸到了未来,这么黑是因为有一块布,只有鼓起勇气掀开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但我可以摸索着去找到,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但是无数次尝试总能让我找到方向。[www.8zuowen.com]
只有不向命运屈服,才能冲出、撞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只有一次次尝试才能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只有一天天面对挑战、生活才能懂得这个世界的道理。我明白了人生它就是一次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我们就像在爬山,并不知道自己的巅峰有多高,但是去面对、去努力当自己站在峰顶时,放眼望去,才发现这一路有多漫长。
在一天天的生活中只有不断反抗,突破自我,才能达到一个新高度,为这个目标努力而去,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第二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今天,我又读完了《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一篇。
本片主要讲述了,从儿童要上学堂经过的一些琐事,表达了鲁迅先生怀念儿时,想要为自己未来过得很好,好好学习的思想感情。
读完这篇以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每个人都想一直留在儿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成长,慢慢变老,时间带走了童年太多的快乐,当然在童年许多不能理解的人和事、忧愁,随着年龄和阅历也逐渐开始理解和明辨是非。
在文章中衍太太这个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开始看到鲁迅写她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狠,却对别人家的孩子特别宽容,甚至纵容。我读到这里和鲁迅的最初对衍太太印象是一样的,就是对凡事不和孩子家长告状告密的大人的印象在孩童的心里那就是大大的“好人”,那时衍太太就是鲁迅小时候自以为的好人。譬如:“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由此可见,衍太太的“好”是在鲁迅写此《琐记》时才泾渭分明的。
鲁迅小时候看待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衍太太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看在鲁迅眼里就让鲁迅小小的心里产生了反感。《琐记》是这样写的: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以上这些还不是最让鲁迅生气的地方,最让鲁迅生气的地方明明是她教唆鲁迅回家翻翻他家母亲的首饰可以变卖买东西吃,鲁迅没有那样做,凭着他自己的秉性也知道不是好事,可是衍太太还是放出流言说鲁迅把家里的东西偷出来卖了……
关于这段童年经历,成年后的鲁迅的愤慨在《琐记》是这样写的:
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而后好几年,鲁迅长大了,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让他开始重新看待他在童年经历的人和事等许多东西,比如衍太太这个人,就让他重新审视了一番。通过读这篇《琐记》,让我认识到人的两面性,同时也让我感觉做人还是要做沈太太那类直来直去的实诚人,绝不对不能做衍太太那种表面对人家好,可是内心却不是真诚的一类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2020年对于我们全中国的人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在全中国爆发让我们陷入了困境,但是在我们全中国人的齐心协力下战胜了这次困难,让我们度过了更美好的春节。
在这个春节里,我读了不少的经典名著,接下来我就来介绍这本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开的花,到晚上才来捡,这说明了这篇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在晚年时来描写自己童年生活的一本散文集。每个人都童年都是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生活早就离我们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这本书不仅仅写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腐败,迷信的痛恨。
在这个春节里我收获了很多!
第四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我喜欢三毛,喜欢《撒哈拉的故事》的浪漫漂泊;我喜欢史铁生,喜欢《我与地坛》的无限愁情;我喜欢曹文轩,喜欢《草房子》的缤纷童年。
但是,我更喜欢鲁迅,喜欢《朝花夕拾》的昨天、今天、明天。纸页沙沙,书香缕缕。这本书捧在我手中,要说最喜欢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则。
读着读着,顺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仿佛和年幼时的鲁迅一起置身于满是花鸟鱼虫的百草园中,躺在高大的皂荚树的树荫下,听鸣蝉长吟,看黄蜂“嗡——”的一下,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钻入花丛中,聆听叫天子、油蛉和蟋蟀喧闹又充满趣儿的音乐。
沉醉其中,支起架儿,捕起了鸟儿,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呵!好一个淘气的孩子!罩住的不仅是鸟儿,还有童年时的欢愉。
日暮时分,听着长妈妈讲着《美女蛇》的故事。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这故事听得我在夏夜乘凉时,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生怕有一天美女说在那里看着我叫我的名字,真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后来,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
等进入三味书屋,美好的百草园绚烂的童年,就像一首娓娓动听的乐曲,突然戛然而止。愉悦的节奏突然变成紧凑、枯燥、无聊的旋律。在三味书屋里,有先生严肃而冷漠的面孔,有同窗们杂乱无序的“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还有什么呢?
读不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现在我有什么呢,看不懂的文言文,记不清的地理,拗口的英语,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公式,还是值得我留恋的齐楚秦燕赵魏韩?不是。我想和鲁迅一样,可以有一片天,有一片像百草园的地,可以在里面无拘无束的玩耍,放声大笑,不愿拘束在书桌的方寸之间。
也是这片文章让我想起了童年让我忍俊不禁的琐事:卖下甜蜜的糖果,希望它能发芽,长出更多更多的糖,在收获的秋天我就有一大罐糖了,欣喜的我却发现,糖果在土里像睡着似的,毫无变化。还有披着小雨衣,踏着雨靴,在绵绵细雨中,踩起一个个水花,裤子衣服上,都印上了棕色的花纹;坐在父亲的肩头嬉戏;在田埂上奔跑;采一朵娇艳的小花,别在耳边;捉一只彩色的蝴蝶……
可是如今,我就像进入了三味书屋的鲁迅一样,书柜边,那一顶橙黄色的太阳帽早已落满浮尘;捕蝴蝶的小网也早已落满了蜘蛛先生的杰作……
童年,如奔腾不复回的大海,如果你想再一次品味童年,不妨请你翻开《朝花夕拾》,翻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一次品味慢慢逝去的童年。
第五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童年总是有喜,有悲,但经过岁月的冲刷,那些事都好像镀上了金边,在记忆中闪闪发光……
——题记
谈起鲁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朝花夕拾》却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鲁迅,一个曲折老人记录童年的回忆录。
书卷里散发着天真浪漫,很多故事不经意间把我感染了,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折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特别是《五猖会》一文,初看题目我以为是鲁迅参加了一个活动,可读着读着,却很酸涩,因为那天的五猖会他没记得多少,倒是用了很大的篇幅在描述自己背书的经历。鲁迅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严苛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发前,父亲要求背完书才能去参加五猖会,背不出则不准去。而当鲁迅背完书被批准去看五猖会时,他早已没了兴趣。
读完文章,我的眼前浮现出相似的一幕幕。同学生日约了一起打篮球,非要完成所有的周末作业才能去打篮球;餐厅里,美味即将上桌,妈妈说先把单词背了我们再动筷;教室里,同学们欢呼雀跃聊着春游目的地的景观,语文老师说先把春游作文的提纲列一列……
我的童年记忆中可以“抄”出几篇和鲁迅相似的文章吧,感觉自己和鲁迅是“同病相怜”,妈妈和鲁迅的父亲是“臭味相投”。
“继续,拉熟练了!再下去玩!”妈妈坐在一旁帮忙拧紧了节拍器的发条。
“咔嚓”弓毛断了,我拔下断落在二胡卡槽里的那根弓毛,也许是《赛马》的最后一段拉得太猛了,我只想拉完二胡到小区楼下好好玩一下,我的小伙伴还在等着我呢。
“最后背谱拉三遍,拉得好下去玩;拉不好,继续拉!”妈妈看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我,又强调了一遍拉完拉好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我闭上眼睛背着曲谱,手上的弓子左右穿梭,我想象着和小朋友们在小区楼下追逐打闹的比赛情景……
“很不错,收拾一下,下去找小伙伴们好好玩吧!”
我快速收拾好二胡,抓起新买的陀螺,夺门而出!
……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妈妈看着我手上还没有开封的陀螺,诧异地问。
“哎……他们都回家了!”我深深叹了口气,把陀螺扔在地上。
爸爸看到僵在门口的我们,走过来边安慰边调节气氛:“明天我们早一点练习,争取早一点下去和小伙伴们玩!”
记不清拉了几遍,拉得是否熟练。记忆里只有不停地、反复地拉琴。拉了什么也毫无印象!只想尽快拉完琴和小朋友们尽情玩耍!当我想尽一切办法背完谱拉完琴,到楼下看到约定的场地空无一人时,我失望至极!那种心情跟鲁迅是一样的,甚至更糟糕,他背完书还去了五猖会,而我背谱拉完琴却和小朋友们失之交臂!
看完鲁迅的《朝花夕拾》,我印象最深最有共鸣的是《五猖会》,我和爸爸妈妈分享了这篇文章,并说了自己的感受。
“五猖会”是诱饵,背完“鉴略”是条件!你们是和鲁迅的父亲约好了来折腾我们这帮孩子的吧!?我拿着书指着前言里解读不解地问爸爸和妈妈。
“没想到我们和封建社会的鲁迅爸爸是一个做法,真的有点out!”爸爸似乎在反思了。
“天下父母心,对待读书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不过是要换个愉快的方式啦,你也长大了,我们不能总是这么威逼利诱。”妈妈似乎开窍了。
“换种愉快的方式,比如先去好好玩,畅快玩好回来踏实写作业、拉琴!”爸爸笑着说道。
“一言为定!”
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曾拥有过,“儿时不知童年贵,白首再会忆童年。”童年的点点滴滴再回首看来,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可忆!童趣,让你回归自我……
一一后记
第六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拾花谈朝夕
赵子欣
在风雨飘渺的旧年代,人心被黑暗笼罩,而他犹如一束光,驱散了雾霾,用他手中的笔书写了人生的意义。他就是周树人,更亲切地说,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原本学医,可他却发现,即便治好了人的肉体,也挽救不了他们的灵魂与精神。于是,他果断弃医从文,《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一部部神作从他的笔下流泻而出,《朝花夕拾》则是这些旷世佳作中,语言相对柔和、内容相对轻快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中有十篇文章,分别回忆了鲁迅不同时期的经历。其中,《狗猫鼠》对我的触动最大。在此文中,鲁迅先生隐晦地将旧社会的绅士、教授一系列人物比作猫,而平民百姓则是鼠,那些盲目相信大角色的人们则是对应了文中的狗。
当时的绅士和教授们负责“引导”青少年,实则是在加害于人,禁锢了少年人的思想,使其变得和自己一样腐败。他们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打压百姓,剥夺他们的权利,而百姓无力反抗,就像是猫欺耗子。文中把猫认成大象的狗,是指那些误把大角色当成正道的人,他们精神麻木,但不是无可救药。这一系列的比喻柔中带刚,锋芒毕露,使我不得不叹服鲁迅先生。
《朝花夕拾》有温情,也有嘲讽。这如同一根裹着羊绒的针,乍一看,你还看不出什么,再仔细一品,才惊觉作品所含之深意。
黑夜会逝去,总有一天会有一人捧着烛火迎来黎明。封建社会在人民力量的推动下轰然倒塌,人们建起一座新的桥,它通往富强与伟大。而鲁迅先生则是这座桥的铺路人,他引领我们在长虹下奔跑,去呐喊,去追寻,去创造!
十篇文章,十件旧事,十种情感,十类表达。我忘不了鲁迅先生,他的长妈妈,他的《山海经》,他的小隐鼠……都令我难以忘却,铭记于心。如果可以,他应该更想做一个闲人,从早晨拾到黄昏的花儿,而不是与世俗为敌。他如同一颗洁净的种,在肮脏的尘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繁茂的枝叶保护需要保护的人。即使他知道,《狂人日记》这第一篇白话文问世后,会遭万人争议,但他仍义无反顾地站上了风口浪尖,为的是给给迷失方向的人指一条通往光明的路。正是这样一个铁血无谓的人,才能说出惊天动地的话语:“猛兽永远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他的文字永远一针见血,也正因这样,伟人音容才得以永久镌刻。
鲁迅先生,百年树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同我们一样,有家有情;他又是个不凡之子,他救了全中国的思想,唤醒了亿万人民,让炎黄子孙浴火重生。
岁月悠悠,衰老只及皮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如果说《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最爱惜的书籍,那么《朝花夕拾》便是我一生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