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作文吧小编整理的2022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202x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随着2022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暑假期间,全区进行了线上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专家们详细讲解,为一线教师深入了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指明方向、奠定基础。本次讲座。现将感悟进行总结分享。
一、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思政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一体化设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三、有机融合多种因素,构建全新德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合为“道德与法治”,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四、增强了操作性指导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本内容由 作文吧 wWw.8zuowEn.Com 整理]
道德与法治是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我们要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灵魂和实质,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202x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2022版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深刻体会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育理念的更新,从而让我重新审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上的改变和教法,以下是我此次学习的粗略体会。
1。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重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吸引力。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
2。新课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不同方面,合理安排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能结合生活积极参与到学科活动上,突显“因材施教”。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明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向,对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理念更加坚定。
第三篇:202x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落地以来,学习新课标,领悟课标精神和内涵,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这个暑假里我再一次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专家们的在线解读,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小学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新方向。
一、思想引领,明确育人导向
作为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要聚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韩震教授指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不能夺也。”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应从大处着眼。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此次修订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观念突破,改变育人方式
教师要突破原有观念,从“教书”转向“育人”,关注人的发展,课程教学必须从知识学习为主转向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通知识内容和生活世界的堡垒,借用真实情境的导入,促进知识的情境化,以实现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们要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素养育人重视综合评价
改变以考试为结果的评价体系和培养标准,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培养标准,不仅仅于局限理论和考试结果,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如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践出真知,在实践的发展和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从学生抓起,更要从教师方面抓起,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更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钻研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精髓,变为自己的东西,只有尊重教材价值,更好的落实课标,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
第四篇:202x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暑期,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培训,并完成相关培训任务。专家讲解声情并茂,细雨如丝。虽然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是我受益匪浅。对于今后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课标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已的亲身经历、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的意图,积极做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营造道德课堂
”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氛围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正确对待挫折。
五。增强了可操作性指导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道德与法治是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
六。核心素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体现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体现不应是孤立存在的,而应是一种核心素养不是分解的动作,是一致性、连贯性的动作“成品”。另外,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影响个人的一时,而应是能够“内化于心、外化行”的一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即便学生不能清晰的记得老师所讲的知识是什么,但是依然能够深刻的认同老师所传授的道理。
七。过程性评价与行为评价更重要
作为一线教师,成绩有时作为我们评价学生的一重要方面。然而,过程性评价与行为评价更为重要。对于此观点,我深表认同。我常常跟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学习成绩不能代表所有,但是至少代表这一阶段大家的学习态度。”是的,态度很重要。老师不是要求人人考满分,而是希望学生都能积极向上。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就是一种过程评价。同样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看到一股正能量乐于助人、坦诚相待、无私奉献这种关于正能量的评价就是一种行为评价。
《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新课程标准呈现了下列亮点:
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2。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课标的指引下,我们探究多样的教学方法,拓展更多的教育资源,一定会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3。有机融合多种因素,构建全新德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合为“道德与法治”,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成长推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也成就了教师的成长。这也是教育的一种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