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精选18篇)

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精选18篇)

时间:2023-12-05 16:56

  第一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为了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昏庸与凶残,昏君“暗于用人昏与行事。”而酷吏“奸险佞巧,民不聊生”。书中的妖魔鬼怪其实就是那时社会上的贪官污吏。

  可贪官污吏却往往与神仙、佛祖有关。每当孙悟空要想要替天行道时,这些天上的大王便出来阻止,并趁机以收复为名义带走,不让孙悟空打杀,这其中手持净瓶里面插着杨柳的观音在孙悟空要打杀金毛犼二十棍时却说他是在为朱紫国“消灾”,又把妖魔红孩儿封为“善财童子”,而这通天河里的魔头便是她莲池里的锦鲤。用孙悟空的话来说是“天上来的妖精。”反应了封建社会上下勾结,狼狈为奸的社会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他贪污受贿,侵吞贡品,无所不为。公元1786年,曹锡宝上奏和珅家奴刘全盖造豪宅,奢侈普张,有仗势索贿的嫌疑,请求查处。谁知奏折传到皇上那边,乾隆见是和珅的家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涕和珅打马虎眼。将风声泄露给和珅,和珅让刘全一夜之间拆了个干干净净,结果曹锡宝得了个“妄言不实”的罪名,降官三级。乾隆帝又召见他说;“你是个读书人,怎么不明白行事机密才能成功的道理呢!”话是这么说,不到半年,乾隆帝却又操办其儿女同和珅儿子的婚礼,对和珅的宠信反而有增无减。

  这些贪官污吏之所以能在官场上横行霸道、有恃无恐都是因为有这些大臣、皇帝的庇护。

  还记得那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吗?他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英雄。可这样的一个英雄销烟后却被穆彰阿在道光帝面前挑拨革职充军,大学士王鼎对此事非常痛恨,一天,王鼎又当着道光帝的面,斥责穆彰阿;“像林则徐这样的贤良官员,你为何把他发配新疆?你就像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天下事都坏在你的手里了!”不料这位曾吸毒无数的君王听后,笑着对王鼎说:“你喝醉啦!”叫太监把王鼎搀扶出去了。这两段史实反映了清庭的腐败,小吏糊弄官员,官员糊弄大臣,大臣糊弄皇帝,皇帝糊弄百姓,从上致下,层层腐败啊。

  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但是作为上层的统治者早早察觉,并亡羊补牢,那仍然为时未晚。一个腐败的王朝不仅仅是因为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更是因为统治者的麻木不仁,对贪官也是层层庇护,若是有一个以身作则杀伐果断的贤君,那就不会有什么“天上来的妖精”呢。≤8zuowen.com≥

  不仅封建社会有“天上来的妖精”,现在社会也有,一些领导行贿受贿,处处瞒上欺下,并没有体恤劳动人民的辛苦,一味的搜刮民脂民膏进入自己的口袋。出现了很多“天上来的妖精”为所欲为。

  希望人人能严于律己,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让天上的妖精变成地上的子民,为人造福。

  第二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近一段时间,网课之余,重读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忽然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感悟。

  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生来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怪;武艺高强,每当唐僧遇到危险,总是不顾自身安危,拼尽全力保护师傅;嫉恶如仇,杀六贼,三打白骨精……可惜唐僧肉眼凡胎,次次不能辨识出妖怪,还将他赶走。孙悟空虽然好心得不到好报,但每次都只是短暂地离开,取经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每每看到这几回,我都特别佩服孙悟空。因为他是“齐天大圣”呀!本可以回到花果山,继续当自己的美猴王,自在休闲地生活,不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不用听唐僧念那头疼的“金箍咒’,更不用操碎了心去保护唐僧。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每次都不计前嫌地回来,继续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身上这种闪光的品质名曰“忠诚”。

  不单单是在小说中,在现代的中国,忠诚也无处不在。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在这场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极大的疫情中,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本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挺身而出,只身前往抗疫最前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钟老之所以主动站在了抗疫最前线,是因为他热爱着我们的国家,忠诚于我们的国家,愿意为了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在这场疫情中也涌现了大批”逆行者”。其中被称为’最美逆行者”的援鄂战士还主动向国家递交了请战书,他们承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每个队员都签名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他们在请战书中写到:”愿为战胜新SARS样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小汤山全体队员都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还有好多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出租车司机;给路口值班民警送口罩的老大爷;从土耳其带回口罩送给交警的南京市民;在方舱医院处理垃圾的环卫工人……其实,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大批医生、护士、警察、解放军……选择了负重前行,用忠诚去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

  孙悟空因为忠诚,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斗战胜佛”;钟老因为忠诚,84岁高龄站在抗疫一线,用知识抗击疫情;医生护士们,因为忠诚,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最终战胜了病魔,胜利回归……所有为抗“疫”奋战的人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英雄之本色即忠诚!

  习总书记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向英雄致敬!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忠诚无悔!作为零零后的我们,经过灾难的洗礼,此时还不奋发,更待何时!

  第三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听,电视里又响起了《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是那么激情洋溢,是那么动人心弦,让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书中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那一位位灵动的人物,那一个个深刻的启迪!

  一提到《西游记》,大家自然就会想到其中的四个主角儿: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一遇难事就想打退堂鼓,但却憨厚可爱的猪八戒;不怕任何困难、拥有坚定信念的唐僧以及勤勤恳恳、忠厚老实的沙和尚。

  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踏平了坎坷的旅途,终于修成正果。是什么让师徒四人面对重重困难不退缩?是坚定的信念。

  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正是“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的深秋时节,唐僧迎着清霜,披着明月,西出长安,踏上了取经之路。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恶怪正虎视眈眈着他那能让人长生的皮肉。他当然也不曾期待有几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来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件事:取经。他的脚下只有一条路:西天。伴随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经的信念和永不退缩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饱受绳捆线绑笼屉蒸煮之苦,几度命悬一线,可是只要一脱险境,他又会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记得在孙悟空面对蜈蚣精的时候,蜈蚣精放射的金光使他晕头转向,最终倒下了。这时,八戒喝了毒水也倒下了。在失去了两大顶梁柱时,虽然唐僧自己也中了毒,可他不曾想过调转马头,回到大唐找大夫疗毒。所幸沙僧没有中毒,他背着师父,让白龙马驮着八戒,无怨无悔地为师父师兄做事。最终他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再想想自己,以前学溜冰时,刚踩上去就摔了个大跟头,扶着墙爬起来,脚没站稳,屁股又遭罪了。我没了信心,满脸泪花,哭闹着“不学了”,生气地脱了鞋,扔到了一边。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太没有毅力了。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的途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都没有退缩,而我只遭到一丁点挫折就投降了。

  唐僧师徒历经惊险重重的取经路,终成正果,让我想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之所以成名、成功,这都来源于他们心中那永恒的信念。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热爱昆虫,并且常常把自己的口袋装得鼓鼓的。然而他的父母却十分厌恶他对昆虫的痴迷,总觉得他不务正业。可法布尔却丝毫没有理会父母的看法,依旧为昆虫如痴如醉,潜心钻研,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位鼎鼎有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成功也就来自于他心中那坚定不移的信念。我国的一代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并为之努力一生。还有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史学家司马迁,身残志坚、乐观感恩的科学家霍金……

  古往今来,多少伟人、领袖立下志愿,又凭着永恒的信念去努力拼搏,才得以成名。只要我们怀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成功就一定属于我们!

  第四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坚持乃成功之母

  在我的记忆中,我看过许多因为坚持而成功的书,就比如《狼王梦》中:紫岚坚持培养狼王,最后她的孙子完成了几代人的狼王梦。再比如《红飘带狮王》中:那只母狮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把红飘带训练成了一只优秀的狮王。再比如《王国女王》中:紫葡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报仇成功。

  然而在坚持这一类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游记》这本名著。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思,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的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

  当我读完《西游记》几乎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书中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的团结、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佩服。我很难想象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他们竟然踱步而行,更令人惊愕的是,八十一个劫难他们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唐僧就能安然脱险,取得真经吗?不,他们靠的是勇敢、团结、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才是他们取经获胜的法宝。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身上的坚持。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体育馆的广场散步。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广场,那儿可热闹了!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在大羽毛球……突然,我发现旁边有许多人都在看雪轮滑的人。我的好奇心出来了,我跑去问妈妈:“妈妈,我看他们学习轮滑这么好玩,我也想学。可不可以嘛?”妈妈说:“既然你想学,那报一个吧!”

  我迫不及待的跑了过来和教练商量好后,我就开始学习了。刚开始我的心里又激动又害怕,一直“怦怦”直跳。教练帮我戴上护膝和护腕,教练扶着我的一只手臂“哎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差点把我吓哭,还好戴着护膝和护腕。这时我心想:“如果我每次都摔跤的话,那岂不是要受很多伤吗?我还是放弃了吧!”正当我要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女儿呀,你有没有听过坚持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每个人学习滑轮都会摔跤,关键是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低下头仔细想了想爸爸的话,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决定不放弃。我戴好护膝和护腕,小心翼翼的跟着教练滑S型。我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跌倒又站起来……慢慢的,我的心里也不害怕了,因为我时刻记着爸爸对我说过的话:坚持乃成之母!也让我再次想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坚持。

  就是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又让我联想到他们执着的,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第五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陈玄奘在成为御弟后出关,先后收孙悟空、小白龙、猪八戒与沙和尚为徒,西行取经的故事。一路上,魑魅魍魉妖魔鬼怪们本着“拼死一口唐僧肉”(也不知道谁瞎扯淡)的精神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来抓唐僧。有的妖怪本事大,有的妖怪偷了神仙的宝贝,把师徒五人(算上小白龙)都掳了去,却(多亏了悟空)每次都能剿灭妖怪逃出生天,继续西行。有些妖怪跟神仙有些沾亲带故,甚至直接听如来调配,堂堂正正地给唐僧(应该是悟空)制造麻烦,可见其用心之“狠毒”。

  但是他这么做,其实都是在磨炼悟空与唐僧,慢慢干掉他们的心魔。就像打磨一块玉石,原本粗糙,经过打磨之后变得光亮可鉴,就像悟空刚开始皈依佛祖一样,刚刚出门,被训了几句就不乐意了,就走了(还好后来回来了)。这就是悟空心中的魔,总想摆脱头上那个箍,回花果山自在快活。但是到后来,悟空再没动过这样的心思(看上去是这样),一路上任劳任怨,时不时还与师父畅聊人生,听得一边两个人云里雾里(还不如说是被紧箍咒治的服服帖帖)。到最后唐僧凌云渡成正果时,悟空的心魔算是被悟空自己与如来战胜了,安心皈依。如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到心魔,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我打了把王者后,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开始写作业。写着写着,脑子里忽然出现两个声音开始争吵。其中一个说:“反正现在家里人都在睡觉没人看见,再玩一下也没关系啦!”另一个说:“那怎么行,做作业就好好做呗,刚刚玩的又玩干嘛?”前面一个感叹道:“哎呀,刚刚那把排位差一点点就偷到水晶了,好可惜啊!再打一把说不定能赢回来!”第二个劝阻道:“但是规定的时间已经玩完了,现在是做作业的时间,不行不行!再说万一被老妈看见,死无全尸啊!”五秒之后,欲望还是战胜了理智。我把笔一丢,作业一合,又玩将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我那以横扫千军之势燃爆的欲望已经把理智烧成了七成熟。我还在忘乎所以地小声喊着:“哈!看我乌鸦坐飞机!”突然,脊背上一阵发凉,脑后一阵寒风。我往后看了一眼,看到了龙颜大怒的老妈。诅咒应验了。

  何谓魔?何谓心魔?不自律,不努力,欲望常把理智打败,此即谓心魔。《西游记》里经常说,想成佛先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对与悟空和唐僧来说,这九九八十一难就是战胜心魔的过程;对我来说,只有自律可以让理智战胜欲望;只有战胜欲望,才能降住心魔!我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夺取属于我的王者荣耀!

  第六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题记

  初读《西游记》,我只看到了孙悟空降妖除魔,八戒憨态可掬,师徒四人经历神奇怪诞,当成一本故事书来读。

  再读《西游记》,却读出些悲壮与愤怒的意味了,透过作者看似荒诞不经的字里行间,我似乎看到各路神仙丑恶的嘴脸,如同张牙舞爪的封建王朝,虚伪至极,令人窒息。好一个时代铸就的文字!

  “哪怕烈火焚烧,哪怕冰霜覆盖,依然志向不改,依然信念不衰……”这种坚持固然令人赞叹,但若细细思来,这种坚持不是盲目的吗?一路翻山越岭,一路斩妖除魔,十七载光阴,不过是一个筋斗云的距离罢了。

  那各路神仙,不正代表着封建统治者吗?名义上大慈大悲,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挽唐僧师徒于危难之际。可,乌鸡国国君只因将水火不侵的观音大士溺了三日,便遭受枯井埋尸三年,儿子认贼作父的下场;凤仙郡只因一人意外打翻了供奉玉帝的供盘,即招来三年不雨的弥天大祸……

  神仙们一边“不小心”将各类坐骑放下界为妖,一边又下界助师徒“降妖”,再不痛不痒地骂它一句“业畜”“孽障”,打它几棍,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一句:“你们注定要经此一劫啊……”

  假慈悲哉,伪君子也!

  当年的齐天大圣,身着金甲,战袍在风中烈烈作响,“百变金箍威长在,驾云将军志自雄”。当苍穹动摇,当银河燃烧,他放声大笑,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豪情!可五百年后,他已是麻木的孙行者,戴上金箍,与牛魔王等曾经的兄弟厮杀。他就像被招安的宋江,与方腊两败俱伤。听封建王朝肆无忌惮的嘲笑,最后换得一虚名,四大皆空,成为虚无的佛……

  且怒且悲且狂哉,是人是鬼是妖怪,不过是,心有魔债!这是吴承恩的悲哀,谁能说,他曾经不是那没戴上金箍的孙猴子?谁能说,他内心不曾反抗过封建王朝?只是最终,他失败了,他就像那戴上了金箍的猴子,有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牵绊,慢慢对他自己妥协,对他所处的时代妥协。不,他的心,依然是那样赤诚,不曾黯淡,不曾消沉,不曾堕落!当悲愤化为笔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时代铸就的文字!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就站起来吧,英勇的反抗者!

  如果坠入是苦,你还要不要领悟?就滚滚而来吧,时代的洪流!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向前吧,即使封建不可战胜,也亮出你的剑锋;反抗吧,即使失败,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吴承恩就是那个孙悟空吧,他会站在南天门,冷冷地望着天庭,那眼神是一道电光,穿越了记忆与历史,与那个威武的影子紧紧相连。

  这,是那个压抑的时代里百姓的呐喊,这是时代,铸就的文字!

  第七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敢问路在何方

  很早以前,我便读了《西游记》,但那时是粗看,只被书里精美的图画所吸引,今日再读却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体会。

  敢问路在何方

  《西游记》著于明朝,作者是吴承恩。它是中国第一篇关于神魔的奇幻小说,打破了以往被封为圣书的四书五经的地位,成为了中国史上伟大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写大圣人,不写君子,不写忠君爱国,他着墨于描写众生,有着丰富的人格的妖、神们。在《西游记》里,那些地位至高无上的,常常是“救世主”的仙佛们,也饱含人性,而不是被供在案台上,一脸“严肃”的受人膜拜的神仙,沉着脸的,坐于大殿之中的佛祖。《西游记》中,罗汉也会说笑,道家大仙们动不动就聚在一起喝茶下棋,观音偶尔也会嗔怒,玉皇大帝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慌张,天兵天将偶尔的滑稽都充满了人间的情趣。天上即是人间,神仙都有烟火味,何况那些身在凡间的妖精呢?

  敢问路在何方

  当今的四大名著,在各自的朝代都很火,不过有趣的是,《西游记》在明朝是一部禁书,因为他对封建礼教的冲破对朝廷讽刺,西游记不得不说是一部奇书,而吴承恩真乃一代奇人。在书中“车迟国斗法”很可能在影射当时嘉靖皇帝不理朝政,只倾心于修仙炼丹的情况,讽刺了“圣上”,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那样的慌张,天兵天将那样的无能都在讽刺当时的朝政腐败,朝廷无能。《西游记》可以说是不羁的,在贪官掌权的时代,敢勇与唾骂敢恨敢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铁屋子中唯一醒来的人在黑暗浑浊之中发出了呐喊,众人之中,唯他独醒,而这一切,都隐在情节之中了。

  看书之时我注意到了一点:孙悟空真是可悲。《西游记》中的悟空,无比忠心于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几乎全是他帮助唐僧度过的,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唐僧却以自己的迂腐不相信悟空,嫌弃悟空,甚至憎恶悟空。唐僧一而再,再而三的遇险,而悟空不厌其烦的帮他脱险,而善良的唐僧倒不怎么感激他,信任他,反而有时怀疑他,悟空不可谓不可悲。悟空这个角色,包含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忠心,文天祥的悲壮,以及以上这几位都有的愤恨,作者在悟空上注入了他自己的无奈,他自己的愤愤不平与悲愤,他就是这样让悟空鲜明起来的。

  敢问路在何方

  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普渡了众生,而我,也要与我的同窗一起,多年寒暑,历经学海上的81难,才能修得“正果”,然而不知要面对什么,学海上没有驮我的大龟,我终究是要靠自己度过的。

  当唐僧师徒在脑海中远去,我回过神来之时,我对眼前飘渺的路,有了理解:我要找到他享受在路上的一分一秒,无论这路有多么艰辛,路的尽头多么糟糕,我都要无畏地走,因为这便是我的修炼,这便是我要越过的龙门生活的花,便是在这路上绽放的。

  第八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我捧着这本厚厚的书,沉浸于文字之中,不禁闭上眼,进入了《西游记》的世界。在神魔之间,在仙人之间,我穿梭着,我思索着……

  一初生·破灭

  花果山上,不知何时诞生了一只石猴。

  听闻他汲取天地精华所生,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食草木,引涧泉,采山花。我还曾记得他瞑目蹲身,将身一跃,径跳入瀑布泉中,在水帘洞洞中称美猴王,从此享乐天真。

  那时我也还是那众猴中的一员,从小便立下誓言,说我总有一日会成为猴王,稳坐花果山,因此我不禁幻想,如果当初先跃入瀑布的是我,如今便是我被尊上坐,享乐三五百载。

  而世间终未有那么多“如果”可言,他就是那么一马当先,那么毫不犹豫。他就是猴王,这个冠冕就像是为他量身定造的。他生来就是那么与众不同,令我望尘莫及,我想,他应是可以撑起天地的巨人,披着世上最坚固的铠甲,刀枪不入,无人能敌;他亦拥有神明一般的天性,高高在上,逍遥自在,叫人众星捧月,追随供奉。我也渐渐地将我的幻想埋没,我终究比不上人家天骄之子。

  我和众猴一齐编好竹筏,目送那猴王载着竹筏,乘着东南风远去参访仙道。随着小舟的远去,我和他的距离也是愈来愈远了。

  未能等到他归来,我便郁郁而终。

  罢,罢,罢!生时伏侍猴王,死了,也只是猴王部下的一个小鬼而已。

  二转生·希望

  懵懵懂懂地张开眼,眼前的景象又是如此熟悉。动动身,手脚便利,低头一看,我还是猴子身。

  我身份未变,花果山却不复从前。花草具无,峰岩倒塌,林树焦枯。我正当悲切,忽听一声“大圣爷爷”,望去,小猴围着那熟悉的身影——猴王!他已经归来了罢?才知他近几百年过得不甚自在,如今已经成了和尚行者,神通广大、威武四方。

  我徘徊在冥界的这些时日,他又向前迈进了不少哇!

  他听闻猴族已衰落,恼怒万分,吐一口气化作大风,那些千馀人马一个个粉身碎骨。他见此哈哈狂笑,道:造化造化,我跟着他,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他大手一挥,令我们整顿花果山,并竖起彩旗,从此无所不备,逍遥自在,安居乐业。

  我望着那写着十四字的彩旗,那上面绝不题“和尚”二字,便又回想起他在狂风中的大笑与豪言。

  后从别的猴子口中得知,他是受了师傅的气,被驱逐回山。

  心中还是羡慕他的豪迈勇猛、神通广大,但——

  猴王、大圣、行者,集诸多称号与一身的他,也有逆境之时,虽然表面威风,但也许他的内心,和我们这些凡猴一样,也心存委屈、悲伤的罢?

  原本我眼里逍遥自在的他,如今有了使命,不再能够无牵无挂。我想,他必是对师傅忠诚无私,付出了自己的真心。他被仙石孕育,无亲无故,甚至比我们这些凡猴还可怜,他把师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看待,才会在被冤枉时像负气的野猴子一样,来花果山寻找安慰吧?有过期待,才会失落。透过他“猴王”的外壳,我第一次窥见了他内心平凡质朴的情感。他的羁绊。他终究也逃不过凡人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

  虽微不足道,而这次转生,竟让我心怀了一丝希望。

  三重生·救赎

  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他——猴王孙悟空,是在许多年后。

  那时我已经是个年迈的老者(老猴子),平日就坐在树下乘乘凉、采采桃子吃,却时而感到空虚,惶惶不可终日。

  猴王回来还带起了不少风波,几乎掀动了天上地下。两个一模一样的猴王相继前来,真是让众人一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分不出真假。

  那个后来的猴王大怒,操上铁棒便骂,与先来的猴王打起来。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他们且行且斗,不分上下,渐渐行离了花果山,飞向南海。

  猴群还在骚动着。几日后,听闻如来辨出了真假,灭了六耳猕猴,猴王重新西行。

  那时,我已是弥留之际,听到如此消息,可谓心中大石落下。同时,我心中又升起多年前的意想,在我苍老的脑中挥之不去。那时的我十分困惑的、那一丝希望,在此刻明晰起来。

  我们在看清阻挡在眼前的障碍如山一般高大后,内心就已放弃了对猴王的渴望,放弃挣扎,将其归为“不可能”。但是,他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般铜墙铁壁、坚不可摧吗?

  他在被师傅驱赶回来时,我相信他也为此伤了情、落了泪。这一次,他又被冒名顶替,危机重重,他只能冒着危险与之拼死搏斗——他也有需要捍卫自己名誉、生命的时刻,他也有拼上自己性命也要去守护和证明的东西——证明他的清白,守护他的羁绊。

  只不过他有十八般武艺和骨子里不羁的秉性,所以被看作是高高在上、耀武扬威的“猴王”,其实,他也只不过是个野猴子。几十年前他第一次负气回花果山,最后却还是重新启程,一如现在。因为他不是我想象中冷酷无情的“勇士”,他内心善良柔软、心胸开阔敞亮,他可以一次次原谅过错,也愿意、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同伴,也许,他在那儿找到了归属的感觉,爱的感觉。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想被人认可的期待。这些,我竟都深深地体会到了。

  被我追随了两世的猴王,原来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怪物。他并非是不可超越的,只是我们在山脚下就因无法望及的高度而却步。他的光芒那么近得闪耀,以至于蒙蔽了我将近两世的双眼。

  上天让我转生,并不是让我追随他,而是为了让我看清他的真正面目,真正地了解他的内心啊!

  我微微颔首,闭上了眼,不知下一次还是否能睁开。

  但是平日纠缠在我心间的空虚慌张已消失殆尽,替之充满我苍老的躯体的,是那从多年前就隐埋着的、如今被放得无限大的希望。

  吾相信,天地轮回,虽费两世却无所作为,充满慈悲的上天会再给吾一世,降临在这花果山上。

  因吾已获重生。

  我睁开眼,重新回到真实的世界里,还微微恍惚。

  在神性与人性之间,孙悟空终于让我相信了后者。

  我满意地微笑起来,轻轻合上了书。

  第九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读过西游记的我们都知道,《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里面有各路神仙,妖魔鬼怪。可是在读《西游记》之前与之后对诸仙与神魔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原来我觉得仙人应该是俯瞰芸芸众生,看破凡尘,逍遥自在,这般才叫仙风道骨。可看了西游记后,我觉得神仙给我的感觉不一样——他们依然被喜怒哀乐束缚,七情六欲捆绑,也要争名夺利,通俗的说,就是有“仙人之体”而无“仙人之心境”便是吴承恩将人性赋予了神仙诸魔,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双管齐下,先将诸仙神魔等神话为色彩描绘出美轮美奂的长卷,却又暗示了当时明朝社会,将社会的迂腐,黑暗的特点融入其中,这也是《西游记》有意思的地方。在四大名著中,在“包罗万象”上《西游记》可能比不上《红楼梦》,可我却觉得它比《红楼梦》在情节精彩程度上要更甚一筹。好了,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揭开《西游记》这幅瑰丽长卷探究人性带给他的色彩以及其宏大世界观的内涵。

  要探究人性色彩我们首先当要从主人公孙悟空及围绕他展开的一系列事件中捕风捉影。当然在探究途中我要将《西游记》这本书与另一本书对比,他们同时在16世纪诞生,都是屹立于世的不朽经典,也是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堂吉诃德》,二者的性格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前者是一只“野猴”艺成之后,四处闯荡,“犯上作乱”至“大闹天宫”这一段描写是最能体现出孙悟空的斗争精神及其他诸仙之性。而“堂吉诃德”则对已经“死亡”的骑士精神有一种如痴如狂的幻想,他坚信着骑士的绝对精神,忠贞的气节,可梦总是要醒的,四处碰壁后的他最终还是空空如也,还与世长辞。二者都是理想主义者,都为自我理想而奋斗,只是方法和途径不同罢了。当孙悟空“不服麒麟辖,不符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结束时,世俗的枷锁终究将他禁锢,也不过是斗争后末路英雄失变为堕落的奴隶。而堂吉诃德呢?他追求的虚无缥缈的骑士之道不过是自己的疯疯癫癫罢了。两个人追求理想的失败结果便是两个故事以悲剧画上的句号。我想吴承恩是不是也将他对当时社会的观念融入了孙悟空的现象中呢?我想是的。吴承恩科举连连落榜,他对社会早已失望透顶,这种思想与他极高的文采,跋山涉水的实践结果融合起来,铸就了这幅名著,孙悟空便是他在自己文学世界的替身。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是真正他对社会“美与丑”观点的阐述。期间,孙悟空放荡不羁的性格,豪气冲天,满腔热血,与如来争辩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与如来叫板,面对天上诸仙无所畏惧,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斗争精神以及蔑视皇权、独战群仙的英雄作风。而反观众仙呢,一个个老态龙钟,迂腐守旧,只知享乐,就连悲悯众生的佛也显出了人性本质对权力的欲望,道教佛教明争暗斗,如来镇压孙悟空后不管是在天庭还是在西方极乐净土都大设庆功宴席,大肆宣扬镇压孙悟空所修下的“德行”,对徒弟阿傩,迦叶二尊者索要人事,如来也是默许了,虽说有理,但未免牵强。再说唐僧懦弱无能,根深蒂固的佛教思想坚定了他的意志却又造就了他之愚昧。以上种种所诉,佛家哪有半点清心寡欲的样子,不过是爱慕虚荣,争名夺利之徒罢了!这也正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读《西游记》,我们不能光看唐僧师徒四人如何走过取经之路,度过八十一难。更要体会心路,这是作者一生人生轨迹埋藏于此,将对社会的嘲讽寄于此,亦将那宝贵的文学财富留于此,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究。

  第十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想必这句歌词大家都很熟悉吧,没错,它就是《西游记》的主题曲,还记得第一次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经常赞叹《西游记》如此神奇,天马行空的内容令人不得不沉迷其中,常会为其内容而拍手叫好。

  那时我稚嫩的心灵便油然升起对作者吴承恩的敬佩,这精彩的故事,这丰富的人物,这一个个动作,一句句话语……怎么会被作者刻画的如此淋漓尽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故事中孙悟空勇敢智慧、机敏果断,对师父的忠心,真让人钦佩!可唐僧呢,他懦弱无能,竟听了猪八戒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的谗言,最后把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徒弟赶走了,连沙僧的劝说也没有用,真令人气愤!但最终他们师徒四人合力打死妖怪,重新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看完电视剧,我便好奇想看看《西游记》的原著到底是什么样的。想起我们家书房就有,于是立马去找,我在书架上找到两本文言文版本的,一本现代文版本的,我随手翻了几页,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先看简单的,以后再慢慢拓展。

  一打开书,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简直太好看了,而且书中扩充了许多电视剧里没有播放的细节和画面。而当你回头再看电视剧的时候,你又会有更深厚的感受——书中那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形象被电视里的真人演绎出来,那一个个搞笑精彩的画面更直观的展现在我眼前了!

  读完《西游记》,我越发钦佩这本书的作者——吴晨恩了,《西游记》前五回的故事:花果山孕育出一只石猴,因勇闯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抢的如意金箍棒和铠甲,后大闹天宫……这些场景在吴承恩的笔下完美的展现出来,开篇就成功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虚幻的神魔世界。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一难一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人物设定,承上启下,让人看的欲罢不能。《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师徒这四人性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却又恰好在取经路上协同合作,取长补短,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西游记》这本书,我也隐约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现实社会的投影。由此,我也想到我们的求学之路,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刻苦学习的决心,最终一定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是主题曲的结尾,歌曲停止了,但我追《西游记》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西游记》这本书,不管看多少遍,我都不会疲乏,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爱它,阅读它,让这份瑰宝在历史长河中永不停止它的步伐。

  第十一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指尖轻拂过微微泛黄的书页,被那些古朴的文字,牵着、引着,走过亭台楼阁,行过崇山峻岭,有那“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也有那“瑞气千条喷紫雾,金光万道滚红霓”。这是《西游记》,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异世界。

  先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桀骜不驯,被压于五行山下,后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那些妖魔鬼怪,恩怨情仇,把人们带入一个个离奇曲折、跌宕起伏的情节里。那是三藏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是悟空降妖除魔的勇猛无畏,是白龙马驮负唐僧的任劳任怨……让人提心吊胆,激动万分,抑或潸然泪下,感慨万千。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当我细细品读,默默思考时,又似是有了新的发现。这部《西游记》,在它扣人心弦的情节里,饱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天庭中那些神仙、佛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行者孙悟空,本是天地精华中诞生的一个石猴,天界对他不以为然。后来拜了师,夺了针,被四海龙王和阎王告上天庭。天帝为了降伏他,便派太白金星招他上界,却只封了个没有官品的马倌—“弼马温”,这难道不是在大材小用吗?如果天庭当时就能赏识孙悟空,加以教导,他必定会为上界立下汗马功劳,又何来“大闹天宫”这一出?孙悟空被佛祖收服后,随唐僧去往西天取经。在这途中,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遇到的妖魔很多是山林中的野鬼,但更多的却是上界神佛疏于管治,逃下界来的仙魔。孙悟空遇见一般的妖魔,像打那白骨精,都是一棒打杀。可遇上了那些上界来的妖魔,像那二十八星宿中化身黄袍怪的奎木狼,降伏后却都被仙佛庇护着,不曾有任何惩戒。此般上下勾结,难道不是天界的虚假和腐败吗?难怪孙悟空会说,这些都是“天上来的精”。

  沙僧沙悟净,可能是这《西游记》中最无辜的了。他皈依佛门后,跟随唐僧取经,一路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可见是个心存善念,明白事理的人,沙僧原是天界的卷帘大将,却因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这么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触犯到天条,被天庭贬下界。最后成为流沙河里兴风作浪的妖魔,也不是他的本意啊,如果不是天帝的昏庸无能,世上应该会少掉许多妖魔吧。都说天界是极乐净土,只是,如果连这么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又何来世人所吹捧的仁慈和宽容?

  除此之外,《西游记》还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或渺小平凡,或神通广大,但他们在天界管制下的经历,无一不在反映着统治阶级光鲜亮丽外表下的虚假与腐败,反映着事物表象与本质的大差别。读着读着,我发现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可能有的人,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在干一些龌龊勾当,就像金碧辉煌的天界,看似流光溢彩,实则内部崩塌,上下勾结。又有的人,表面很不起眼,实则心怀天下,就像任劳任怨的沙僧,看似不值一提,实则敦厚善良,勤勤恳恳。

  作者对天庭的描述,是很引人深思的。天界本是当时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统治阶级的象征,可书中不仅没有提天界一个“坏”字,反而着力渲染出天庭的富丽堂皇。但却从天庭统治者们的一些言语、行为中,暗暗对他们进行讽刺。天庭地府,看上去十分神圣威严,实际没有一块净土。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极乐世界”,就因为不曾“备得人事”,二位“尊者”就不肯“白手”传经,最后唐僧只能把那只化斋的紫金钵盂都送了出去。乌鸡国的狮猁怪,害死了国王,抢占了王位,就因为与神佛阎王有亲,使得乌鸡国王有冤难伸。这种种劣迹,徇情枉法、贪赃行贿,无一不在反映着天庭辉煌外表下的虚伪与腐败,透露出天庭光明表象中肮脏的本质。

  《西游记》中所写的神神鬼鬼,大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可是,这里面所暗喻的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真实现象,却值得我们认真领悟。

  第十二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暑期再次翻开《西游记》,心潮再次澎湃。四大名著中,它是最扣我心弦的。幼时,看西游记动画,可谓趣味盎然,极为过瘾,怎么也看不腻。踏入小学,书中的人物带我进入一个个欲罢不能的神魔世界,带着我跟着想象飞越千山万水。今日今时,即将进入小学毕业班的我,依然爱捧起这部经典,不变的是书中人物依旧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不变的是依旧让我想入非非的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不变的是依旧让我欲罢不能的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情节。

  “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的一号英雄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精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便可以飞出十万八千里。他忠于师傅,为此吃尽千辛万苦仍坚持在漫漫取经路有贪吃、好色的猪八戒,有敦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还有心地善良、不明是非的唐僧。每当遇见了妖魔鬼怪,几乎都是悟空站出来,一路护送唐僧前往西天。英雄气概就在那一站一喝间:“妖怪!哪里逃!”他蔑视神权,见了玉皇大帝从来不下跪,有时还直接称玉皇大帝“玉帝老儿”,称太白金星为“老官儿”,连三界中发力最强的如来佛祖他也不放在眼里,竟骂他是“妖精的外甥”,言常人之不敢言,行常人之不敢行,乃百姓心中之超级偶像也。而他最吸引我的还是他博大的胸怀,四人行之精神领袖之气质:在生活实践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为了集体的利益,不计较付出的艰辛,不计较个人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团结一致的纽带,因此在“四人行”中的贡献最大。由悟空想起了我:确实,我学不到他的三头六臂,但我至少可以勤学苦练,让自己掌握勇敢走天下的本领;我也学不到他那种刚强果敢,但我至少可以日积月累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猪八戒似乎历来就是为人不齿的人物。他贪恋美色,还昏庸自私。因为受了悟空的委屈,就在唐僧和悟空之间挑拨离间。但他狡黠而不奸诈,贪小利而不忘大义,轻视利益,充满乐观精神,也是一个喜剧形象,常把其他三人逗得哈哈大笑,更让我在愉悦中轻松一笑继续阅读前行。

  读着读着,思绪飞扬,《西游记》中“四人行”的每一幅画面都深深震撼了我。

  让我意犹未尽的画面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一次又一次的变幻,骗过了八戒,沙僧,唐僧。但悟空总能识破妖怪的诡计,神魔相见,分外眼红,这神魔之间的一次次较量震撼了我,悟空对师傅的忠心心震撼了我,我的信念悠然而生:魔高一尺,神高一丈,正义总会到来。

  《三借芭蕉扇》告诉我,善恶仅在一念之间,取决于胸襟。孙悟空与牛魔王本来是一对好哥们儿,没想到,故事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品行转换仅在一瞬间——在漫漫取经路上,悟空遇见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为了保护师傅,让观音菩萨收了他,让他成了一个童子,获得了与天同寿的机会,这本是件教育红孩儿成材的大好转机,但牛魔王夫妇非但没有感谢悟空,还因为短浅目光对悟空怀恨在心。和他接下梁子。在四人经过火焰山时,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但牛魔王与铁扇仙心胸狭小,各种抗拒阻挠。悟空神通广大,他俩哪是悟空的对手?最后不得不将扇子借给孙悟空,善恶可选,有时善会转变为恶,恶也能转化为善,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是一种宽广胸怀之光!

  合上《西游记》,我想:吴承恩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用心血编写了《西游记》——一部让人赞叹的伟大著作,《西游记》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团结智慧,小到“四人行”,“班级行”,大到“集体行”,“国家行”,都需要每个成员团结起来,那么漫漫长路再难也难不倒团结的“前进之路”。感谢名著,就这样在炎热暑期给我吹来了点点凉爽之风。

  第十三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自己是最强大的对手。——题记

  暑假里我读完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原著,感受十分深刻。和小时候我读注音简单版的感受不同,那时我喜欢打打闹闹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喜欢故事中他和一个又一个妖怪打斗的精彩场景。现在我却很佩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我觉得他能通过一个个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的道理,尤其是“真假美猴王”这回,表面上是另一个捣乱的假悟空,但是细细想来,背后的寓意真是让人深思回味。

  这个章回主要讲述了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来到凡间到处惹是生非,变作美猴王,甚至还打伤了唐僧。孙悟空得知此事之后,与假美猴王大战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其他菩萨对于两猴也是真假难辨。最后他们打到了如来佛祖那里,如来佛祖慧眼一看,假的就被识破了,然后悟空就将六耳猕猴打死了。

  看过这章的人都知道,六耳猕猴乃是孙悟空的怨气所化,它们连打斗的招式都一摸一样,它们的相似度极其高,所以不用说唐僧师徒了,连观音都对其难分真假。谁说六耳猕猴就不是孙行者的复制品?

  也许六耳猕猴就是另一个孙悟空!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六耳猕猴理解为孙悟空内心深处另一个黑暗的自己。人有善恶之分,猴也是如此,作为普通的猴子,或许可以向往绝对的自由,可以偶尔使坏,但是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为了成佛的,所以他需要去掉自己的劣根。在《西游记》的最后一回中,师徒四人取得了真经,最后成了佛,如果六耳猕猴没有被打死,那么孙悟空恐怕是成不了佛的,他依然会有大闹天宫的勇气,依然有去阴曹地府修改生死簿的胆量,他无视规则、挑战底线。所以六耳猕猴在本书中应该是孙悟空完成自我救赎的一个障碍。最后,他在佛祖的指点下,勇敢地战胜了自我,自己亲手打死了六耳猕猴,也打死了内心中另一个可恶的自己,从此他真正实现了自我的统一,也向成佛迈出了实质性地一步。

  我每每想起这章就会回味,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该这样呢?虽然没有佛祖的指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接受前人和高人的指点。家长们通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同学比,比上培训班的数量和效果,比投入学习的时间,比取得的学习成绩,但是其实我们不应该总是和别人比较,虽然比较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动力,但是有时候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拿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的比,看看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看看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更多的进步,看看今天的自己怎样才能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打掉原来的自己,重新找回自己。

  在生活中,最强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希望每个人都能勇敢地面对新的自己。

  第十四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西游记》,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故事离奇精彩,人物生动有趣,其中最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孙悟空。他本是天地孕育的一只顽劣石猴,后拜菩提祖师学得本领,学成后回到花果山大闹龙宫地府,到了天庭又搅乱蟠桃宴,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一路降妖除魔,护送唐僧西天取得真经,最终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在很多人心中孙悟空就是勇敢机智的化身,但在我看来孙悟空身上更为可贵的是知难而进的精神。

  当他是一只无名石猴时,为求长生之道,独自飘洋过海,“学人礼,说人话,朝餐夜宿”“历尽八九年余”,这其中经历的辛苦,需克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心里想的是访问佛仙神圣之道,心有执念,所以一切困难和辛苦都难不倒他,反而因此打动了菩提祖师,收他为徒,最终学得本领。罗曼罗兰说过“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展是勇气的灯光。”历史上也有很多心存希望,知难而进的人。比如说文天祥在得知自己的祖国灭亡之后,他没有背弃祖国。没有投靠元朝。而是用他那坚韧不拔的身躯,逆流直上;比如孔子,因为自己的文学不被当时的君主所赏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周游世界各国,尽力说服他们推崇儒学,最后成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典范;比如司马迁被迫入狱遭受非人的折磨之后他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最终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史学巨著——《史记》。正是因为他们心存希望,他们才能把所面的困难变成前进的踏脚石。正是因为心有所念,他们才能知难而进。

  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怕风餐露宿,不怕日月兼程,不怕缺衣少食,不怕流露异国他乡。为护送师傅西天求取真经,越过艰难险阻,挺过烈火焚烧,战胜了心中另一个自己。就像管鲍之交里面的——管仲和鲍叔牙。鲍叔牙在辅佐齐桓公上位之后,他排除万难,劝说齐桓公,放弃当年管仲射齐桓公的一箭之仇,在他面前大力推举管仲贤能才智,让齐桓公拥有了一位既臣服又有聪明才智来掌控诸侯纷争的能臣。才有了后来的管仲改革。这一路上和鲍叔牙推荐是不可分割的,正是因为他心有所念,才能逆流直上力劝齐桓公重用管仲,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大公无私,一心向齐,就不存在这些了,所以后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更赞美鲍叔牙的贤能。

  就像唐僧和孙悟空。不能说他们两个谁对谁错,因为孙悟空特别有责任心,重情重义。在各种危难的关头,总是先站了出来保护师傅。而唐僧肉眼凡胎就是金蝉子转世而来,历经九代取经,重情重义。不坠落是非红尘,一心仁慈,见不得血,所以在孙悟空为保护他。而杀死妖怪的时候,不免去斥责他。比如说《西游记》中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和好多妖怪打斗。以如说跟红孩儿,还比如说跟狮驼岭的三头妖怪打斗……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三打白骨精,白骨精阴险狡诈,先变成了女儿,然后又变成了老妈妈和老爷爷去骗取唐僧的信任。但是最后却没有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棒子下去就把妖精给打死了,可是肉眼凡胎的唐僧,却以为孙悟空误杀而念了紧箍咒。

  孙悟空疼得死去活来的。可是他仍然没有拂袖而去。而是像一个坚毅的战士一样。不让唐僧遇到危险,他一遍一遍地指出唐僧的错误。最后被唐僧念了紧箍咒,仍然也没有放弃。体现了——孙悟空为了救师傅。奋不顾身,知难而进。

  我被孙悟空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给折服。而且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耍小脾气,要认真的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虚心接受长辈的建议和教导。

  第十五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行行文字色彩般渲染着蔚蓝的天空,幻化出斑斓的彩蝶,其中包含了世间美好的情感。《西游记》,在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就像天幕中闪亮的星,永恒的闪耀在心灵的深处。

  读《西游记》,感世间情!优美的文笔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并赋予他们深厚的感情。

  在隐雾山,八戒巧妙地改变了我对他的刻板印象。八戒表面上既贪吃,又好色,还懒惰。但是在隐雾山除豹子精时,他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重感情。在妖怪们扔出来一个人头,说唐僧已经被吃掉了,悟空三人都信以为真,以为师傅已经死了。但三人闻讯后的行为却大不相同:悟空发誓要为师傅报仇血恨,杀进妖洞去;沙和尚却只是嚎啕大哭;而八戒一点也不嫌人头污秽,抱在怀里放声大哭,还为人头挖了一个坟,想让师傅有个归宿。

  从中可见法力高强的孙悟空过于急躁;忠诚的沙和尚过于依赖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贪吃好色的猪八戒却是最通人情,最重感情的,也是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他与唐僧虽不是亲人,但他却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唐僧,也许这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吧!虽不是亲人,但却比亲人还亲。一回,他委屈的说:“我知道师傅素来疼我护我,是因为怜我蠢笨。”这顿顿愁饿,餐餐愁饥的懒人,突然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真正叫人心酸心疼。八戒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懂得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世间的感情飘飘洒洒,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八戒一样去接受、去回报别人的爱,那么世间所有的感情都不会白费。想必小时候那个盲目崇拜悟空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长大后,自己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竟是那个蠢蠢的八戒了。

  读《西游记》,感世间情!文采盎然的佳作,是何人,在怎样的状况下对世间情的渴望呢?

  说起来,《西游记》的作者真是阅尽了世间百态,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经历了政治理想的破灭。他这一波三折的人生中包含了世间许多的情感。可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那样震撼的作品吧。

  还有《西游记》的时代背景,也同样影响着《西游记》的主旨呢!在明代那时,政治腐朽,统治黑暗,神鬼盛行,宗教狂热。也就是那样的时代背景,才铸就了那样奇特的《西游记》吧!

  读《西游记》,感世间情!这的生动文句中包含了怎无数世间的情感。

  其实西游记这本书不仅仅讲了师徒四人为取得真经一路西行的故事,它以小代大,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象,以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评价。

  《西游记》由描写玉皇大帝的昏庸无能,狡猾奸诈,以及悟空的无畏权威,赞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的斗争思想,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无能,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西游记》还由描写师徒四人为取得真经,一路上不辞辛劳,勇往直前,表达人生要有所追求,为了目标要披荆斩棘,不惧困难,只有坚定顽强才能成功;《西游记》还由描写悟空从刚被收复时的放纵不羁,到取完经后的忠诚有礼,告诉了我们历经磨难可以使放纵不羁的心,回到良知的自觉境界。

  《西游记》,它似曼妙的轻纱,将世间的情感朦朦胧胧地蒙上了一层;它似饱经风霜的老人,教会懵懂的孩子如何去爱;它似清凉的微风,将一切不美好的东西吹散,让它们化为虚境……读《西游记》,感世间情!

  第十六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成功的道路

  成功的道路是什么样的?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经历什么?这问题一直让我很迷惑,我翻阅了一本又一本书,看到的答案实在是五花八门:有的答案并不齐全,有的令我不满,有的却多而杂始终找不到我想要的。直到我翻开《西游记》这新篇章时才发现,其实成功的道路就在眼前。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孙悟空太倔强,很容易被激怒。特别是在“大闹天宫”这一章,一边看,一边对他嗤之以鼻。可是,看到最后,却成了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其中有一段因为王母娘娘没有邀请孙悟空参加蟠桃会,他觉得自己被众人轻视,气急了,决定大闹一场。果然,蟠桃会举行的那一天,孙悟空任意破坏,到处打砸,什么都不顾,只想出气。到最后,不仅几十万天兵天将拿他没办法,就算是二郎神出马,也敌不过他。无奈之下,天帝只能请出如来佛祖,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看到这里,我挺想替悟空出一口气,觉想得他这样做也可以理解,佛祖不应该这样对他。如果换做我自己被别人看不起,也会很生气。可转而一想,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到结果,他还是没有被别人认可。要不是悟空天生顽劣,性格暴躁,众神怎么会发怒而请出佛祖压制他呢?说明要想通过暴力来获得成功,并不可行。

  读着读着,出现了几个新人物:一个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坚持“以慈悲为怀”;一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单纯;一个沙僧,敦厚朴实,默默无闻,缺乏主见。这些人物我并不喜欢,只是觉得他们在西天取经路上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孙悟空的绊脚石。

  谁知,我读到最后才渐渐发现这些角色的优点。他们并不像我认为的那么毫无优点。看完这本书,我也学会了分析人物特点,从他们经历的重重困难中了解了每个人的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唐僧自己没什么本事,但在几个徒弟的帮助下,嫉恶如仇,不怕困难,英勇无畏。孙悟空凭着超群的本领,在唐僧的感化下,一双火眼金睛,勇于降妖伏魔,毫不留情。猪八戒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取经路上立下汗马功劳。沙僧任劳任怨,忠心不二,脏活累活从不推脱。师徒四人不怕困难,乐观积极,无论遇到多大的事,他们善于发挥自己身上的长处,能够团结合作,坚持到底,排除万难,终于到了西天,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我合上这本《西游记》,感慨万千,决定开启新的人生道路,我希望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我不能像以前那样,遇事胆怯,懦弱。有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放弃。我不爱和陌生人打交道,不爱交朋友,甚至连陌生人面前说声“您好”的勇气都没有。以前的我,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容易被打击。只要说不过别人,不争气的眼泪就会流下来。

  每个人都有优点的,有自己擅长的一个方面,我们要能自省找不足,要学会取别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现在的我,慢慢的在改变。慢慢的,我变得懂事,自律,积极阳光,热情勇敢。所以,《西游记》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其实,人生的道路很短,成功近在迟尺,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肯努力,不怕困难,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相信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更好,我也会付出自己的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踏实走好每一步,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第十七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想必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这部小说?就算没有看过,也一定听老师或者家长讲过吧?接下来,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本百阅不厌的名著小说。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西游记》。

  这部著作的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险阻、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种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里面的人物充满感情色彩,个人都有不同的好处和坏处。我想可能就是这些让我们更了解其中的人物,品味其中曲折的情节。大家可能喜欢机智勇敢,能有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懒惰贪心、忠心耿耿却情感真切的天蓬元帅猪八戒;任劳任怨、诚心向佛的卷帘将军沙和尚;还有他们善良又顽固执着的师傅唐三藏。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百折不饶,坚强不屈。

  他们西天取经所走过的每一条路,越过每一座山,跨过每一条河,都看的见他们行走的身影和流下的汗水,这些身影和汗水化为了音符奏出一篇令人充满希望的美妙乐章。我想师徒之间的故事更让人兴奋不已:

  孙悟空是本书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除恶扬善的象征。例如在高老庄的剧情中,他打救了猪八戒和庄主女儿等人,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英雄。观音菩萨让猪八戒加入悟空的队伍,以美好的结果谱写了第一次历程。继续开始他们取经的探索寻找。

  猪八戒贪财好色,差点误了取经大事。例如在《盘丝洞》的剧情中,在蜘蛛精的迷惑下,猪八戒显然变得很好色,但是在师傅师兄的帮助下,他最终走到了善良的彼岸,帮助有困难的人。

  沙和尚这个人物,让我们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他那种诚心向佛的精神是没有人比得上,在每次的历程中,他奉献出自已的劳动力,一心一意服侍好师傅师兄们。找吃的,打水等在日常生活中不显眼的小事已经成为了他每天所必要做的事务,在各种的小事中体现他那种任劳任怨而又善良诚实的精神。

  唐僧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不会分辩是非,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因为没有实际的调查却把孙悟空当成了坏人,所以弄的自已被白骨精捉去。最终因为悟空的尊师之情把他给救了出来。从此他们彼此的信任又加强了一些,但还不是足够的。

  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我们虽然没有孙悟空那样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辩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明辨是非,善于分辩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脸皮。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旅,经历非常多的艰难险阻,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如我们的学习之旅那样,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只要抓住缺点,利用最好的办法去战胜困难,然而这许许多的困难,又何尝不是孕育着成功呢?

  大家坚信一句:团结就是力量,意志就是支持。

  第十八篇:读《西游记》有感1000字

  读者们,想必《西游记》这本书和电视剧已是家喻户晓了吧!其实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中有深奥的哲理给我们很多启发。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经,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获取了真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趣生动,但虽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看法,他讽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妖魔鬼怪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腐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任何事情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也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这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当官的又是怎样的,其实,那样腐败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当时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掳掠百姓,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

  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遇到的妖魔鬼怪时毫无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看,唐僧虽是众多徒弟的首领,却软弱无能,事事都要靠三个徒弟帮忙。孙悟空武艺高强能打败人人厌恨的妖魔鬼怪,却脾气暴躁,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理事情。猪悟能能说会道,却性格又懒又贪又色。沙僧憨厚老实却时时被两个师兄欺负。

  “团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如果当时取经路上就只有唐僧一人那么他能否安全到达西天呢?这就是个重大的问题了,反而多了几个徒弟的帮忙,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顺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见,一件成功的事件离不开一个优良的团体。

  我们足可以把这种团体精神发扬到每个地方。

  从事业上来讲,如果你要开一家公司,就要先琢磨好人才的需求。首先,找一个有能力帮助自己把公司建起来的人作为助理;其次,从一批员工里找出一些憨厚老实,负责任的人帮助自己打理公司的各个方面业务;再次,自己在出去谈事务时,必需带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融洽关系等,从而使每件事物的到圆满的胜利,那么这家公司就会日益强壮,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西游记》给我们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可以联想到许多,它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啊!这颗在历史上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芒。

Copyright © 2016 www.8zuo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作文吧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2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