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文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建党伟业观后感600字大概有16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是从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功夫而已,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了太多的灾难,太多的屈辱。从那以后,中国从世界强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国家。西方列强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倾销市场。国家变得风雨飘摇,支离破碎。但历史总是要前进的,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中华民族亦是如此。当压迫超过了我们民族的忍耐限度时,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站出来,挑起重担,引领我们走出黑暗,迈向光明。而这个领导人,就是——中国共产党。
患难之中,方显大爱。看到动情处使得我眼眶湿润,情难自已。如蔡锷与小凤仙在车站离别的场景,蔡锷将军外表平静的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留下的眼泪确是将他心底的不舍与依恋完全流露了出来,是一个如此重情重义的将军。这一刻的儿女情长,更加凸显出了当下民族的紧要关头。面对民族存亡,在国家大爱与儿女小爱之间的取舍之难之艰。
其实帝国主义观念在传统中国人的心里已经是根生蒂固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民国建国以来,社会还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情形。无数的革命志士在为民族的存亡探寻道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国人够抬起头做人,不任人宰割,成立人民自己的国家,自由平等共和的国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您带领我们已经走了整整九十七年的征程,一路上风吹雨打,披靳斩棘,终于要踏尽泥泞,步入坦途了。您很老,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您又很年轻,处处散发这青春的活力。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第二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看了《建国伟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有很多闪光点,如群星闪耀、如细节精致。里面润之对学生运动的点评、陈独秀对工人同志的演讲,将我党早期主要依靠发动学生和工人闲革命表现的很到位。北代胜利后朱德总司令拥着蔡锷将军的那个镜头,还原这样真实的历史场面于观众面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是新中国总司令,而蔡锷不过是个旧中国的爱国军官而已,在以失败论英雄的中国能够还原些真正的史实,对于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很有必要。*作文吧 www.8zuowen.com*
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激动,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弃子,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很多如蔡将军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功不可没。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爱国志土。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那群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呐喊,我被那个场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汹涌澎湃、热血沸腾!同样让我肃然起敬和钦佩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才俊代表们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着生命危险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从此这个政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光阴似箭,中国共产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血雨腥风到现在的幸福安宁,这个党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失败和苦难。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像那个年代样的政治格局和战争了,但仍然有局部战争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感谢中国共产党卓越的贡献,永远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恩情!
如今的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更应该铭记那段峥嵘岁月,牢记党史,时刻怀抱理想,日后积极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芒。
第三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那是一段黑暗而又鲜红的岁月,是血和泪浇筑而成的历史,每当梦回耳畔还响彻着前进的小号声与英雄燃烧热血发出的嘶吼。在这一片黑暗的沼泽之地,中华儿女苦苦的挣扎摸索。巨龙沉痛的嘶吼着挣脱法西斯的黑沉铁索,最终取得了浴火重生——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将铭记这一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会忘记那些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
影片《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中国的历史可谓是风起云涌、巨变更迭,其中事件因果互牵、错综复杂,犹如大海之下的巨网,时隐时现,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那段历史的细节。编剧用简单的三条线,一条是中国近代事的大事记,一条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还有一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历史思潮,搭起了那段岁月的脉络,将沉重的历史画卷平摊在观众眼前,没有歌颂什么,也没有诋毁什么。
看完《建党伟业》后,我内心的澎湃难以形容,在那个最坏的时代,有着一批为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他们的激情与精神,让我深深的为之折服。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以及其他知名和不知名的学生、工人、老百姓,他们的爱国心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勇气,他们用智慧与血肉之躯扛起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上下求索。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艰巨,先烈用鲜血为我们铸造了这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和平时代,我们应该庆幸与感激,燃烧自己的爱国之心,时刻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如此才能面对的起那“无量之热血、无量之头颅”。
第四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公司在七一建党日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受建党之路的观影活动,这是第一次告别学业后,重温历史的学习机会,难能可贵。
《建党伟业》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时间轴的历史、一个艰难险阻的主干线,一个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中华民国成立、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护国运动、1917年的张帅复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的巴黎和会、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的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年如一日,历经“风雷激荡”、“巨变迭起”,终于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我们国家的革命之路。
影片以不一样的空间发生历史事件为故事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五四运动中,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的情景,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含泪回答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大狠狠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呀!那一瞬,观影片场寂静,只有那冤情的呼喊在回荡……
而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治安社会,和谐生活,已经感受不到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困苦磨难。但在新世纪,更要我们值得深思,当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或许有挫折有失败甚至于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相比,我们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追求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可能。
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苦、不惧风雨,上下裘索、永不懈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始终一往无前。我们新时代党员要学习这种精神、这种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将这种信念贯彻于工作中,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好有力保障。
第五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在现代社会是多么安宁、和平,可总是有人叫苦:学习压力太大、工作太累、物价上涨,混不好日子啊……可自从看过《建党伟业》之后,我不得不陷入深思:如今的社会真的亏待了我们吗?我们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呢?
真正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那痛心疾首的一幕:
手拿鲜血写成的“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倒在总统府前,当军警问她为什么不到检查厅感冤时,她强忍住晶莹的泪花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们的状子。”然后哭喊道:“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泪珠在她消瘦的面颊上闪烁着神圣的光泽,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像闪电般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击中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让人感到心碎,碎片化为泪水,从我的眼眶中慢慢滴落……这一幕,就是1919年5月4日伟大的五四运动,当时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向国家吐露出人民的心声。他们的热血在灿烂的阳光下沸腾着,一颗颗爱国之心在蔚蓝的天空下,永不停止地跳跃着。
当时人们的环境是多么艰苦,吃饱饭就不错了,可他们并不抱怨,仍坚强地生活着,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努力回报祖国,为国家付出吗?
现在有许多人提出:孩子们学习压力太大,应该降低学习要求,对学生宽松一点。这不禁让我想起一段令人敬佩的画面:
毛泽东去北京大学为学生们募捐,顺便冒昧前去听胡适老师的课,但学校规定,衣冠不整不可进校,毛泽东用礼貌却又坚定的语言表示:我只听一节,满足了心愿便走,这课,我是非听不可了……
到这里,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学习环境已经好的不能再好,可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要求已经低得不能再低,当时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关心国家安危、操心家庭情况,还要……而且现在的学生只要学习就够了,差别如此之大,我们不是更应该刻苦学习吗?
建党之前的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是不敢奢望的,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对生活有更新更远的向往,我们要向前辈学习,为祖国的明天铺起一座希望之桥。
第六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人物与风云人物,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会和即将到来。
1911年11月21日,孙文从海外启程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挽救人民于水生火热之中。1912年,三岁登基的小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此举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然而不久,袁世凯称帝,中国又陷入了迷茫中。镜头一转,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报名参军,力挺孙文先生。1913年,南京被北洋军攻克,孙文先生流亡日本。
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方要求中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那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无法拿回自己的领土,真的是“弱国无外交”,令人心寒。1915年,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秘密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引起了当时青年的抗议。另一边,在日本的李大钊、陈独秀听说了这个消息,尤为愤怒,痛斥其是“自绝于国家,自绝于祖宗”。于是,二人决定回国。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传播先进的思想。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就读时也发出了无奈的感慨:国力穷竭,北洋政府无能。毛泽东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智慧的头脑,一腔救国豪情,逐渐形成体系并走向成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影片中,不仅有男儿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掏出自己的心脏,点燃,只为那一点点的光,引起更多的共鸣;也有儿女情长,蔡锷假意拥帝,骗过袁世凯,只能留下自己的爱妻,独自前往日本,他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但为了与孙文先生相聚共谋国家大事,他选择放弃儿女情长,选择大爱,奔向远方。毛润之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外出求学,只能暂别杨开慧“出去就是为了回来,这里有老师,有守长先生,还有……你”这般男子,谁能不爱。
第七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我怀着敬畏之心观看了红色电影《建党伟业》,影片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在我内心深处得到全新的洗礼。使我内心得到了启示,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中国是一个苦难的中国,他经历了袁世凯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张勋复辟、军阀割据等动荡的时期。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心怀祖国,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谛。
学习革命先辈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希望。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学习、接受共产主义思想,面对国内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前赴后继,始终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动摇。
学习革命先辈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面对中国的内忧外困,一批批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广泛发动学生、工农阶级进行抗议活动,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临之际,观看《建党伟业》这部恢弘的革命历史巨片,对重温党走过的100光辉历程,激励党员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党的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看《建党伟业》,使我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了信念、振奋了精神,激励了干劲。
第八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观影《建党伟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过程中不乏笑谈流量明星的演技,但也深深地被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了理想寻求真理的精神、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气概所打动,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建党伟业》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这十年里发生的事件都是我们现在永远铭记在心的,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看着影片我们跟着一起愤怒、哀痛、无奈、彷徨、兴奋、期盼……,但最让我感动的是革命先驱们为“四万万同胞当家作主”的初心,意志坚定、奋斗不息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传祺人所需要的。
回顾传祺十几年的路程,从工厂建设、首款车量产、四地工厂建成到传祺成为市场热捧品牌,这一路上无不凝聚着传祺人努力奋斗,拼搏进取的汗水和血泪。但我们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如何企稳回升是2021年最大的课题,当然我们可以靠技术与时间赛跑,靠产品与市场竞速,靠方案与课题博弈……,除了这些,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像革命先辈们那种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转危为机的斗志,保持初心,敢于创新的激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遇到问题,不退缩不回避,相信只要传祺人都能拧成一股绳,我们就能跨越这一个又一个的“难”,才能在新的航程中取得胜利。
《建党伟业》中谭嗣同说“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对于今天的传祺人,正如张跃赛总经理的话“我们都是跨难者,迎难而上,因难而变”。站在新时代的开端,我们必须以坚韧不懈的必胜信念,奋楫扬帆启新程!
第九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十年惊鸿,浓缩成一部影片的时长,电影片段式的推进展示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熟悉的电影明星带给大家的阵阵笑声、影片中夹杂着部分战火中的爱情,将真实历史的沉重与先辈楷模奉献的血与泪冲淡了许多。但在电影里,我仍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爱国伟人们为国家的兴亡奔走呼告,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他们的鲜血唤醒国人的反抗意志,用他们短暂而热烈的一生为沉睡的中国敲响了警钟。
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在那样实力差距明显,连掌权者都不作为的时候,当时只是普通青年的先行者们却在不断为中国的未来谋出路、想办法,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学习来自各方各面的先进思想,最后融合开创出中国的出路,实在无法不让人动容。
作为这个时代的党员,我感怀于千千万党员前辈的流血付出,感恩于四万万人民的坚韧斗争永不放弃。我不禁思考,身为当代的党员,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13年汶川地震时捐款?还是如今疫情期间的参与防疫抗疫?其实都算,但是党员不应该只有在国家发生重大事项时才做出奉献、做出表率。党员更应该时时刻刻在生活、工作中建起自己的“标识”,竖起党员的“招牌”。
生活中,饱满精神,向亲友传递正能量是一种价值;实业强国,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舜宇、让我们的产品稳占第一,独领鳌头是一种价值;热爱祖国,以国家为傲是一种价值。我们的价值还有很多很多,虽然不像建党建国初期那样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在现今的社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也是我们的价值。
望每一位党员,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砥砺前行。
第十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4月11日晚,分党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胡适。
曾经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帅气黑白照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的介绍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他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的一面,他在课堂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凡事须以理服人,他们不可以批判吗?马克思的学说只是个理论,岂可东效西颦、邯郸学步?!”这是他在评判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庶民革命”时所讲的。
从胡适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理论只是理论,即使是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科学理论,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前成立的理论也有可能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同理,在其他国家和其他社会能够适用的理论,在我们国家就不一定能完全适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盲目地借鉴英美、日本的经验,枉顾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讲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不同于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道路,我们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次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胡适曾在写给他人的信中谈到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虽然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但是在“五四运动”后,他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总的来说,他的历史影响虽然有消极负面的成分,但大部分是积极的,进步的,因为他毕生精力都投注在提倡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上,这给当时的青年学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起完整的人格和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
第十一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4月27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以及递交申请书的人员一起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
看完影片后,使我感受到民族的伟大,炎黄子孙的团结,国家的奋进。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是幸福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我们身负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肩扛建设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使命。不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了这些不能磨灭的历史,我们还需要在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练、自我改造来形成新的观念。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我的党性修养,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处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在认识和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上,都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自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好实事求是。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英雄先辈们,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一个个生动人物的刻画,革命的意志始终在他们的精神中永驻,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和爱党爱人民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给我们撑起了幸福阳光之伞,正因有了中国共产党,顺应着拥有了祖国新时代的繁荣昌盛的今天。
观看影片的同时,让我想到目前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虽不是光鲜夺目,但单位给了我个人的人生舞台,展现自己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应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回报祖国,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克服外来不正之风,增强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公司生产中去。
第十二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局党委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建党伟业》意味深远,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先人们为了理想信念不顾生死一往无前的精神,时刻警醒着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电影从清帝退位演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无数的有志之士为我们国家的崛起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电影以一个个的桥段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其中为了探寻我国的发展道路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激烈的辩论,让我们见识到了旧思想在当时的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让我们知道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时胸怀热血的无数青年学生首先站了出来,火烧赵家楼,在共产主义者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在这段历史上有两次的复辟帝制行为,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签订卖国条约,走上称帝之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痛恨和唾弃,最终在骂声中死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张勋复辟同样是历史的倒退,最后不得不潦草收场。
中共一大召开时有13位年轻的代表怀着崇高的理想来参加会议,在日后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一部分人牺牲,一部分人离开,更甚有一部分人叛出了我党,到最后走上天安门的只有毛主席和董必武两个人,这更加说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建党伟业》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再一次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切认识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让我们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做到铭记历史,永葆初心,不断前行。
第十三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近日局党委组织了观看《建党伟业》,看完影片后有诸多感慨,让我随着镜头重新去领悟这段历史。
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中国也顺应着历史的潮流,开启了艰难的探索转型之路。那时的中国还是贫穷且落后的国家,社会动荡,内忧外患,袁世凯不顾身边人还有千千万万国人的心声,为称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21条不平等条约,军阀的专制统治、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那时的爱国人士还处于深深的迷茫中,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开启救国之路而奋斗,有人远赴他乡学习先进思想,有人与亲人分别参与革命战争,也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时政治文化界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最初盲目地向西方学习,试图总结各个国家的经验,却始终没有统一的思想。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据理力争,而列强试图瓜分中国,这次外交的失败戳痛了多少人的心,让我们深深地明白“弱国无外交”,连文弱的学生也爆发出了血性,上街示威游行、请愿、甚至是暴力对抗直面枪口,学生罢课,工人罢工,亦如那白布上用血写成的“冤”字一样,血泪屈辱醒目得让所有中国人奋起反抗,救亡图存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呐喊。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迷茫中探索,在黑暗中前行,在苦难中抗争,苦苦寻找救国之路,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曙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符合中国文化与历史背景的救国之路。他们敢于说真话,通过报纸杂志宣传新思想;他们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试图将人们从封建落后的思想中解救出来;他们并肩作战,携手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敢于与政府的压迫作斗争,最终也是他们冒着艰难险阻,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成就丰功伟绩。
建党伟业是一条从黑暗通向光明的路,也是一场新思想与旧文化的碰撞,这是一份光辉而伟大的事业,也将很多人撞得头破血流。如今再度回望这条路,更让我们感激革命先辈的付出,更加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必将拥有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
第十四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领土不整国家必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5月8日,在段党办的组织下,大家一起观看的《建党伟业》这部红色电影,将大家的心紧紧地揪在一起,这句话也深深的烙刻在我的心中,电影将大家带到那个清朝末、民国初的黑暗时期,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爱国人士为导线,演绎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救当时贫瘠、落后的中国而不断探索,努力奋斗的故事。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总统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当时的毛泽东就提出“中国的错误只是在选错了一个大总统吗?今天的中国不是换一个总统一个皇帝能改变的。”
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在俄国组织“十月革命”的胜利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在影片最后简述我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一步步流血牺牲,一点点不断壮大,经历了反国民党“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壮举。
第十五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帷幕已落,心绪难平。我被那个热血激情的时代震撼,被那批忧国忧民的先驱感动,被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折服。
我思忖着,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青年能从容地面对斗争、迫害甚至死亡,是什么让无数青年不惜一切代价地救亡图存。我料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执着追求真理之念。爱国让他们懂得责任,真理让他们上下求索。民族危亡之际,他们勇于担当,舍生取义。
当看到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殊死搏斗时,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手心直冒冷汗,内心祈祷着他们的平安。当看到女大学生举着“冤”字血书,跪在总统府前请愿,大声疾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时,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因为她的勇气,她的精神,还有她的正义!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更当珍惜如今读书学习的优越环境,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不负青春使命。
放眼当下,中国面临国际的多重挑战,前有“贸易战”,后有“人权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前进和发展发起种种刁难、百般挑衅,不断试探我们忍耐的底线。中国的崛起,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吾辈青年,应牢记使命,肩负重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即将进入大学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要树立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高认识和学习能力,练就过人的本领,提高思想认识,展现青年的时代风貌,亦如先辈一样,无私奉献,勇于承担重任!
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大地上,在水气氤氲的湖面上,一条小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水墨江南的宁静,历史的传奇从此在山水中荡漾开来……
第十六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时光流转,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便迈进了2021年,迈进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怀着对党的历史更深入了解的念头,我再一次重温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这一次的重温依旧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建党伟业》描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每看一次都能从影片品味到不一样的东西,但唯一不变的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不易的感叹与对先辈们的崇敬。电影中很多悲壮之处都让我不禁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再次观影,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我们党是在何种环境建立起来,是在何种情况下承担起拯救被西方凌辱、压迫的处于危亡边缘的中华民族的责任。整部影片让我感受到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的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最后,无数次的失败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的党承担起这份历史赋予的责任!
一路的风吹雨打,一路的艰难苦困,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的九千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这是可歌可泣的一百年,这是丰功伟绩的一百年。而在这伟大一百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农大学子的我,再次观《建党伟业》后,心中的热情已然激荡不息,我应当把先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接过他们手中不灭的火炬,学习好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成长为一名复合型农业人才,为我国“三农”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