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作文议论文
鲁迅先生文章很多,批判的人也很多。但被批判的行列中,有一个群体占了五成——他们被称之为“看客”。从《藤野先生》中枪毙了中国人还叫好的看客;到《孔乙己》中使孔乙己濒临绝望的看客;再到《示众》里引发不少闹剧的看客……他们客串了鲁迅先生的无数文章,可他们也正是鲁迅先生最想拯救的人。
鲁迅先生第一次在仙台留学时发现看客的存在:《藤野先生》中枪毙国人的影片,可谓鲁迅先生一生的转折点。不是中国人被枪毙,不是欢呼“万岁”的日本学生(当然有部分的影响),而是“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酒醉似的喝彩”,彻底改变了鲁迅先生的认知。由于“看客”从根本上使鲁迅先生意识到中国人的病源,所以看客形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愈为经典、鲜明。
看客,主要指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指手画脚,抑或冷嘲热讽,而实际上漠不关心之人。他们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一鲜明特点:他不论批判孔乙己,杨二嫂,还是那个“狂人”,都是有其苦衷而被逼无奈,或良知未泯。而惟有看客——不一定是无名无姓的观众,也有有名却未加塑造的人物——无端地夺人希望,践人尊严。他们也未必是毫无善念的恶人,之中定有诚实守信的,定有勤劳能干的,定有与人为善的,但全因他们的麻木不仁而使这一切优点对于被看之人毫无意义,也便成了文章中的“恶人”。
而之所以“看客”作为不加塑造的恶人,正是因为他们生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想医治的东西,当时中国的内忧为患,使许多人的追求停滞于生存线上,也便造成许多精神残废:有残缺自信力的,有残缺尊严的,有残缺羞涩心的。这些残缺都是他们停止了思考。他们眼里,枪毙只是死了几个人,侵略只是换了个长官,战争就是多了几个难民,只要能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新鲜的事物,都值得拍手叫好。既然不干系他们生存的事就不是坏事,那么他们眼中的国家,民族,文明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民的迷醉,致使家国之事无人问津,中华也日益衰败。而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文人志士们都深叹这一点。所以,他们想救国,当先救这些“看客”。让他们意识到所看他人之时的情景是何等愚钝就可以唤醒不少看客罢。
看客之过,不在于“看”,而在于“客”。有人看了,就从中想到了什么;而有人看了,却像过客一样带不走什么东西。从个人角度上说,不对所看之物有什么影响看似并非过错,实际上,人类是进步的,所以有进步意义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而无进步性的看客行为就成了错。而鲁迅先生写看客正为了纠正这种错,所以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并非恶意的讽刺,而是有进步的警醒罢。(www.8zuowen.com)
第二篇: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作文议论文
每每有人吵架或是发生交通事故,人们总会一窝蜂般的涌去。这些总把别人的事情当戏看的“看客”,鲁迅用了不少笔墨。
这些人,总是积极的。《示众》中写道:“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弹过来的皮球一般。”像蜂见了花丛,像反弹的皮球,鲁迅这一句将看客的热情写到了顶点。对别人的事总是热心甚至甚于自己的事,据此,说其不务正业可是恰到好处。
然而,这热心是完全不长久的,是完全不专一的。《示众》中的看客们本在看巡警与白背心,一个车夫跌了跤,人们便又转向了那车夫,冷落了那巡警与白背心。每一个大动静都能使其迅速转变关注对象,这便是鲁迅笔下看客的第二个特征。
《药》中,面对刽子手对革命人士的残害,看客们无知无觉,无关痛痒一般“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相似的情景还出现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不论是中国人杀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杀中国人,看客们如同品味佳肴。精神的麻木,同情心的淡薄是铸就一个个看客的根本原因,只不过“清留学生”丧失得更多,包括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
在鲁迅笔下,每一个人多的场面一定要有看客在的。鲁迅以笔为手术刀,解剖着看客的大脑,分拣着看客的五脏六腑而公示于世人。一切情景的产生仿佛错在事情不是看客们的,鲁迅却用白纸黑字告诉我们,这是世态的炎凉和猎奇的人性所造成的恶果。不论是《药》还是《示众》,不论是《藤野先生》还是《孔乙己》,看的人愈有兴致,演的人愈加卖力,每一个事故变成了一个个故事,当然,是故事更是悲剧。立身于看客间,鲁迅放弃了技术的学习,而是提笔写下人间冷暖,拨开表象的云雾,荡涤麻木的灵魂,以此告诉国人,什么该热衷,什么该摒弃。
时移至今,看客仍是不缺乏的。再没有什么人血馒头,更没有拉洋车的车夫,但不少人有了新奇但不值一观的事情要看,有人和别人冲突了也要看。挡不住的,是那好奇心?或是从众心理?都不是,恰是因为自己与当事人“没有关系”。假使看客与当事人“有关系”,那看客不再是看客了,定会参与进去,维护与自己“有关系”的那人的利益。可是我们与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都有相同的肤色,我们说着相同的语言,我们有共同的名字—我们都叫中国人。我们与外国人就没关系了吗?我们都是人类啊!整个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聂鲁达在《统一》中所写:“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现在看,作为一个看客竟是一件应该以之为耻的事情了。我们有时不应看,有时应看,也需有些贡献,一个个“援鄂医疗队”正是极好的例子。所以说,与其“隔岸观火”,不如为救火努力一把。
看客,是冷漠的产品,也是冷漠的原因。所以,点燃心中的良知,让社会温暖起来吧。
第三篇: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作文议论文
缓缓合上课本,闭上眼睛,鲁迅笔下黑暗而冷漠的社会还在我脑中激荡,久久不能忘怀。我仿佛已经看到孔乙己悲剧人生的终点,看到某个初冬的寒夜,鲁镇街头上那个蜷缩的、毫无生气的身影,看到他无神而呆滞的双眼中,映出他再也看不到的星光……远处的古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仿佛归去的讯号,仿佛如怨如泣的哭诉。
那么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造成了孔乙己的死亡?是他自身的自命清高,认识不清?还是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又或是人们的冷眼相待,麻木不仁?我认为其主因是孔乙己自身的不思进取,但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对他的冷漠,才是后者走向死亡的直接原因。丁举人的残害,掌柜与小伙计的不讲情义,其他顾客的无情嘲笑,这些毫无人性的行为,像一双双冷酷无情的手,把孔乙己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悬崖;而在这些行为下,社会也变得冷冰冰没有温度了。所有人都像是袖手旁观的看客,一边目睹着不幸者的死亡,一边时不时地拍手称快。呜呼!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这种“看客”的形象在鲁迅的文章里并不少见。像《藤野先生》一文中所写的:“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却还麻木不仁的观看,仿佛上演的是一部有趣的话剧。这些看客的血管中流淌的液体不是殷红的血液,而是可以被冻成坚冰的冷水;他们的大脑不再运转,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般不带温度的思绪;甚至,他们不可以再被称作“人”,因为他们的举动已经没有了丝毫人性的光辉。正是因为有他们,社会才如此阴暗,中国才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也正是因为目睹了这般举动,鲁迅先生才意识到国人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枪,走上了救国之路。
然而,“看客”的行为在当今生活中仍未消失。当同学因犯错而受到老师责罚时,当看到某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时,我们何尝不是“酒醉似的喝彩”?这同鲁迅笔下的看客又有什么分别?难道我们期待留给后辈一个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世界?
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同心协力,终有一天,“看客”的形象会被完全抹除,灿烂的阳光一定会照进每个幽暗的角落,用爱和温暖点亮世界!
第四篇: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作文议论文
看客,社会上一种最可恨的角色,同时也是社会上最可怜的角色。
那样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了,还要有一群看客来凸显它的黑暗。似乎每一个处于社会上的人都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而且一人受苦,万人围观,又拍手又叫好,以鲁迅所言便是“这时倒眼里发光,如饿鬼见了食物。”在底层民众中,亲人见了亲人,开口第一句话是抱怨,闭口最后一句是埋怨。但若是底层人民见了上层老爷,开口前先堆一脸笑,闭口后俯身拜别久久不起,在社会没有生气活力时,这些人的乐趣就建立在了他人的痛苦之上,人骂人,围一群;人打人,围一群;人吃人,围一群。到头来还要喝人血。思想封建又不求上进,盲目跟风还紧闭双眼,害了多少人,可恨呐!可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地,这些看客中大部分是什么人呢?无非穷苦大众、无业游民罢了。到底是社会改变人们,还是人们创造社会,看客们看完他人的不幸,自己的地位、身份与资产一个没变,可能还会迷失掉一些信仰。他们对社会对别人没有一丁点儿用处,根本没有生存意义,这样无能为力又弱小怯懦不明事理听天由命的人们,可怜啊!可怜!
看客终究是些品行不高的弱者。强大的人创造社会,弱小的人被社会改变。